关于我们
|
|
点击返回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图法 【 R22 中医基础理论】 分类索引
-
- 中医基础理论——十三五高职规划教材
- 王敏勇,陈建章/2018-6-1/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医基础理论是研究和阐释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主要涉及中医哲学思想、藏象、精气血津液、经络、体质、病因、发病、病机和养生、防治、康复原则等。它适用于中医学、针灸推拿、中医骨伤、中药学等专业。 教材编写特点:1.转变观念,适度调整:教材编写充分体现出中医基础理论的认知特色,借鉴近时期来国家教学改革的相关成果,符合中医药高职高专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方向,对部分内容作必要的调整,内容编写体现素质教育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知识、能力、
-
定价:¥49 ISBN:9787513247979
-
- 中医基础理论——中职十三五规划教材
- 苏萍/2018-6-1/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医基础理论是研究和阐释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主要涉及中医哲学思想、藏象、精气血津液、经络、体质、病因、发病、病机和养生、防治、康复原则等。它适用于中医学、针灸推拿、中医骨伤、中药学等专业。教材编写特点:1.转变观念,适度调整:教材编写充分体现出中医基础理论的认知特色,借鉴近时期来国家教学改革的相关成果,符合中医药高职高专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方向,对部分内容作必要的调整,内容编写体现素质教育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
-
定价:¥55 ISBN:9787513248945
-
-
- 经络腧穴学(第二版)----十二五创新教材
- 黄建军主编/2018-5-1/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本书由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经络腧穴教研室黄建军教授组织编写,并为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项项目。自2010年出版以来,得到使用学校的好评。这次修订,主要是改正原书中表述不确切之处、修图,并增加了相应的歌诀。 全书共分两篇。上篇为总论,分两章,*章为经络总论,第二章为腧穴总论。下篇为各论,分三章,第三章为十二经脉,第四章为奇经八脉,第五章为经外奇穴。各论以十四经为纲,分别介绍经脉、经别、络脉、经筋的循行;经脉、络脉、经筋的病候;腧穴的穴名代号、穴性、主治、刺灸法、刺灸禁忌、文献选摘、临
-
定价:¥54 ISBN:9787513219426
-
-
-
-
-
- 中医各家学说
- 徐江雁,胡方林主编/2018-1-1/科学出版社
本教材以医家-学说-学术流派为主线,重点介绍对中医学术发展起到主要推动作用和产生重要影响的医家、学说和学术流派。共分五部分:绪论部分介绍课程性质、地位、研究内容、特点。历代名医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部分以历史发展为序,选取30位具有突出贡献和重要影响的医家,介绍其生平、学术成就及影响、主要学术思想、临证特色经验。中医主要学说部分对八种主要学说,介绍其形成背景、发展脉络、理论基础、学术特点及其对临床的指导价值或意义。中医主要学术流派部分介绍了五个大家公认的学派及其对中医学发展的影响。实训项目部分以医案
-
定价:¥58 ISBN:9787030552365
-
- 伤寒论讲义(第3版)(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
- 主编:周春祥;李赛美/2018-1-1/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本教材以明代赵开美复刻的宋本《伤寒论》为蓝本。内容取自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至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共计10篇,398条,113方。《伤寒论》是以外感病为契机阐述疾病辨证论治规律的经典医著,其开创的六经辨证体系、具有普遍性指导意义的辨证思维方法、严谨而灵活的组方用药法度等,都为后世树立了典范,至今仍为医家所重视,成为中医高等院校的必修课程之一。
为修正前期教材编写字数太多、内容尚欠精练、学生负担过重的缺陷,特编写本教材。目的是让学生在规定的课时内,通过本教材的学习,牢固掌握本
-
定价:¥35 ISBN:97875478385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