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诗歌中国之一。作者从乐人、歌唱、舞蹈、乐器等音乐主题切入,分析了以音乐为诗歌主题的相关诗篇,并从音乐的创作、演绎场合、演绎形式、演绎工具方面分析了唐诗与音乐的美妙关系。本书内容丰富,体例清晰,例证丰富,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与趣味性,是读者了解唐诗与音乐文化的优秀读本。
由肖能著的《世道人心说西游(精)》为解读《西游记》之作。以世态人情、世道人心为切入点,分别涉及神、人、妖等各界,通过四十多个丰富有趣的话题,来剖析小说中所隐含或折射的中国传统社会的某些带有普遍性的现象。全书内容有趣,行文流畅,视角新颖,论说独特,具有畅销潜质,是部优秀的原创性社会读物。
《民国时期红楼梦研究著作丛刊》这套丛书多收集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著作(在选本上多选取图书初版,以还原作品之原貌),这些书籍大部分在1949年后未再刊行,还有部分虽有刊行但与原版内容相差甚远,另外除刊行印本外,本丛书还收录有部分原书手稿也是弥足珍贵的。该丛书第1辑以原版影印的方式共收录民国时期红学研究著作十八种,其中有十一种著作为1949年未刊行版本。本套丛书资料搜集务求全面,少见挂漏缺失;内容编纂精心审慎,尽力条理清晰。相信本套丛书的出版,将为致力于中国近代文学史的学者提供一套高素质的参考资
沈凤霞、符德民、邹登顺编*的《对联年画》为走向世界的中国文明丛书之一。该丛书旨在向读者传递中国几千年来的文明成果,尤其是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造成重大影响或者国际交流、经济贸易等领域作出巨大贡献的文明成果。对联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艺术形式,被视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也是汉族传统文化瑰宝;年画与中国*大的节日春节相关,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讲对联,共五编,分别从源远流长的对联文明、博大精深的中华俪言、对联赏析、选贴对联技巧、魅力四射的对联万象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对联的起源和发展、对联
乐府学是与诗经学、楚辞学、词学、曲学并列的古代文学专门之学。《乐府学》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国家一级学会乐府学会主办,研究对象远涉先秦,近及当代,研究领域涉及音乐学、文学、文献学、考古学、民俗学等多个学科,在乐府文献、礼乐制度、音乐形态、名家名作、乐府诗歌的制作与时代关系、海内外相关学术动态等方面都有研究。
《杜诗别揽》对杜甫的闲适诗一一作了详解。部分诗词附有作者及学生的书法作品,笔法中规中矩,布局严整缜密。后附对比较重要的杜甫诗集和研究*作的介绍和评价。《杜诗别揽》作者韩嘉祥独辟蹊径,挑出诗眼深入分析,对于一些名句也有不同以往的见解。
《明人诗话要籍汇编(套装共10册)》是继《稀见明人诗话十六种》之后,我们所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明诗话新编”的又一阶段性成果,旨在萃集明人诗话之精要,以为明代诗学研究之助。故在深入探察现存明人诗话文献基础上,依据其在文学批评史、文体史上所具之价值以及对后世同类着述的影响,自所搜得二百三十余种明人诗话中,择取五十种要籍,汇为一编。庶几与《稀见明人诗话十六种》相互补充,各有侧重地呈现明人诗学文献的新整理文本。
主要研究宋元话本的语言面貌,属于汉语史专类的语言研究。本书的研究内容主要是分别从语料、词汇篇、语法、话本语言研究与辞典编纂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语料上分析了元话本语言研究的意义,同时也详细描述了新词新义*能体现语言的变化和时代特色,也能反映社会现象的变迁的原因,并着重阐述了话本语言研究对于当前汉语史和辞书编纂的重要意义。
《<阅微草堂笔记>志怪特色研究》是一部志怪小说研究,其宗教文化内容在《阅微草堂笔记》中的作用和地位很独特也很重要。就故事文本来看,《阅微草堂笔记》篇篇不离佛道、章章皆有鬼怪,或寓指世事,或抒发感慨,其中不仅有纪昀等文人对于佛、道二教的认识,也有乡野百姓眼中仙佛的存在状态。纪昀将这些内容融入到小说作品中,使之成为实现儒家传统道德和规范的重要手段,也是他以儒为本,释道补之宗教观念的体现。
平台介绍|荣誉资质|联系我们|出版社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