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教材为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微创针法“十三五”创新教材之一分册。为适应新形势下我国针刀医学教学改革的需要,总结全国历版针刀教材建设的经验,全面组织和规划了本教材。本套教材规划过程中,认真听取了相关专家的意见,结合针刀医学教育教学一线教师的反馈意见,加强顶层设计和组织管理,在旧版教材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知识结构,做好基础内容和专业内容的建设目标,旨在适应新时期中医药教育事业发展和教学手段变革的需要,彰显针刀医学教育理念,在继承中创新,在发展中提高,打造符合针刀医学教育教学规律
实验针灸学实验课是实验针灸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针灸实验技能,巩固、加深实验针灸学理论课知识,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实践平台。经历了近30年的实验针灸学实验课教学实践,各院校已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为了更好地开展实验针灸学实验课教学,我们对各院校实验课进行了筛选及提炼,同时,加入了常用实验动物技术及PBL实验教学指导的相关内容,编写成新版的《实验针灸学实验指导》。所选主要考虑到实验不仅要能较好地体现实验针灸学特点特色,实验结果的重复性要好,同时也考虑到学生的前期课基础
《针灸医籍选读》是针灸推拿学专业的理论课程。本书以提升学生阅读古籍的能力、提高针灸基础理论水平为主要目的,可培养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针灸理论含义、挖掘针灸临床技术、了解古代针灸学术成就、探讨针灸学术渊源、发展针灸学术的能力。与本书配套的数字化内容可在全国中医药教育云平台免费浏览。
本套丛书由张伯礼会长、世界中联教育指导委员会担任总主编,由1本教学大纲和13本教材组成,主编会议、编写会议、审稿会、定稿会分别已于2015年3月、5月底以及2016年1月、6月在北京举行,由世界中联教指委和我社联合举办,我社具体承办,费用由天津中医药大学资助的出版费承担。按照《世界中医学本科教育标准》要求编写。编写人员由世界中联教指委和我社联合在世界范围精心遴选的来自海内外**中医药院校和机构的具有丰富教材编写经验和国际化教学经验的一线、****专家、学者,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74所高等中医药
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它是高等医药院校中西医结合、中医、针灸推拿等专业的必修课程。《中医诊断学》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广泛汲取现行使用教材的成果,在保持现有教材优势与特色的基础上,进行了必要的更新与补充,使之更好地适应现代教学和学科发展的需要。《中医诊断学》分为绪论、四诊、八纲、辨证、诊断与病历等五章,全面总结了中医诊断学发展概况,介绍了中医诊断的理论与方法。
本套丛书由张伯礼会长、世界中联教育指导委员会担任总主编,由1本教学大纲和13本教材组成,主编会议、编写会议、审稿会、定稿会分别已于2015年3月、5月底以及2016年1月、6月在北京举行,由世界中联教指委和我社联合举办,我社具体承办,费用由天津中医药大学资助的出版费承担。按照《世界中医学本科教育标准》要求编写。编写人员由世界中联教指委和我社联合在世界范围精心遴选的来自海内外**中医药院校和机构的具有丰富教材编写经验和国际化教学经验的一线、****专家、学者,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74所高等
浮针疗法为主编符仲华教授发明,目前该疗法呈蓬勃发展态势,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力。浮针作为医疗器具已在欧盟和美国FDA成功注册。主编组织全国浮针相关专业人士编写了本教材。本教材共分九章对浮针医学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第一章为浮针医学绪论,第二章为浮针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为浮针疗法的机制,第四章为肌肉的结构和功能,第五章为主要肌肉的解剖,第六章为浮针针具和操作方法的介绍,第七章为再灌注活动,第八章为浮针疗法临床的一般规律,第九章为临床具体治疗。本教材适合中西院校对浮针疗法感兴趣的学生使用,同时亦可供
本书将针灸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优势病种集于一体,深入而全面地详解,并将每种疾病融合多种有效治疗方法。本书从妇女的常见病症入手,本着“取穴简单、施治有效”的宗旨,结合妇女的生理特点、气血关系,给出临床证治方案。
平台介绍|荣誉资质|联系我们|出版社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