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我们
|
|
点击返回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图法 【 F0 经济学】 分类索引
-
- 微观经济学
- 杨长江,陈伟浩 著/2005-7-1/复旦大学出版社
《微观经济学》的写作是在诸多师长、朋友的帮助下才得以完成的。在本人从事微观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担任教学任务的几位青年教师组成了一个教学科研小组,由著名经济学家张军教授担任组长,指导我们如何更好地进行教学,在几次教学研讨会议中得到张军教授的多次指导,这对于加深我们对微观经济学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李维森教授多年来也一直在微观经济学领域对我诸多指点,特别是在我担任院长助理职务后,通过工作上的关系有了更多请教的机会,每次聆听经济学前沿动态时总是受益良多,在此谨表谢意。尹晨博
-
定价:¥26 ISBN:9787309042474
-
-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推荐教材:新编经济学
- 杨黎明 编/2005-6-1/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推荐教材:新编经济学》是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教育部推荐教材,是为适应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学需要而编写的。本教材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制度部分,分别有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企业组织,政府与市场,市场法规,收入分配等单元;二是微观部分,分别有需求、供给与价格,消费者选择,企业行为,循环经济,人力资源,家庭消费与投资等单元;三是宏观部分,分别有国民经济活动,人口,就业,财政与税收,金融、货币与银行,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国际贸易,国际收支,社会保障等单元。
-
定价:¥11.4 ISBN:9787040168457
-
-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推荐教材:新编经济学
- 杨黎明 编/2005-6-1/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推荐教材:新编经济学》是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教育部推荐教材,是为适应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学需要而编写的。本教材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制度部分,分别有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企业组织,政府与市场,市场法规,收入分配等单元;二是微观部分,分别有需求、供给与价格,消费者选择,企业行为,循环经济,人力资源,家庭消费与投资等单元;三是宏观部分,分别有国民经济活动,人口,就业,财政与税收,金融、货币与银行,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国际贸易,国际收支,社会保障等单元。
-
定价:¥11.4 ISBN:9787040168457
-
-
- 工程经济学
- 肖跃军等/2005-2-1/高等教育出版社
本书是21世纪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的系列教材之一。本书共11章,内容包括: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基本建设与基本建设程序;建筑市场的形成、特征与发展;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技术经济预测和决策的方法;资金的时间价值及其计算;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原则、报表和评价指标;建设项目技术经济分析方法;价值工程的原理及其在建筑业中的应用;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与施工方案的评价与比较方法;计算机在工程经济学中的应用。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本科教材,还可供相关专业社会人员参考。
-
定价:¥36.7 ISBN:9787040139723
-
-
-
- 政治经济学(第二版)(附CD-ROM光盘一张)
- 李裕宜,陈恕祥 编著/2004-5-1/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
本教材2002年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优秀文字教材一等奖。此次教材修订力求充分反映政治经济学在当代发展的*内容,充分反映成人学生的特点和学习要求。随着文字教材的修订,与之配套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同时进行了重新改造。此次改造增强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交互性,由原来的软盘升级为光盘。 本书是全国广播电视大学共同建设的课程之一,这是一套相互配套、有机结合的,满足远程、开放教育、自主学习的多媒体教材。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一、导言,主要阐明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生产
-
定价:¥40 ISBN:9787304024024
-
- 发展经济学
- 贾根良/2004-1-1/南开大学出版社
第一,对于发展经济学的演变,本书第一章提出了一种与众不同的看法,讨论了中共十六大“新型工业化道路”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新模式的重大意义,并提出了新型发展经济学这一设想。第二,在保留传统发展经济学有价值的理论和内容的同时,较大幅度地增加了全新的内容,如第二、第三和第十章。第三,在传统发展经济学的主题下,也较大幅度地增加了新内容和新材料,如第五章主要是根据新近发表的学术论文编写的;第七章新增了金融约束和金融创新理论等;第八章着重概括了区域经济学在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方面的理论发展;第九章增加了报酬递增
-
定价:¥23 ISBN:9787310019441
-
- 区域经济学
- 丁四保等/2003-12-1/高等教育出版社
本书分三篇共10章,第一篇首先提出了我国条件下经济区域的形式及其形成发展的理论,其中,认识我国的条件和我国经济区域存在和发展的形式是本篇的重要内容。第二篇主要介绍区域分析理论和方法,关于区域的产业循环和引进生态循环思想对区域循环中“物质效率”的分析,反映了目前处于前沿的研究成果。第三篇主要是应用知识和部分理论和方法的介绍,包括各种区域性产业的基本知识、进行产业项目开发的操作知识、部分产业开发的案例、区域发展战略的制定、区域规划的内容要求、区域管理的理论和我国的制度安排。本书可作为地理类专业、经
-
定价:¥32.5 ISBN:97870401299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