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
点击返回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图法 【 U46 汽车工程】 分类索引
-
- 智能车辆工程专业导论 高等院校汽车专业"互联网+"创新规划教材 崔胜民主编
- 崔胜民 主编/2024-1-1/北京大学出版社
《智能车辆工程专业导论》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大学新生特别是智能车辆工程专业的新生关心的专业热点问题,包括智能车辆工程专业的学习内容,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国内外汽车工业现状,主要汽车企业;智能车辆工程涉及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岗位方向、岗位职责和能力要求;智能车辆工程专业实施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社会实践和科技活动的方法;就业、读研和创业的规划。《智能车辆工程专业导论》内容新颖、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注重引导性和实用性,是对大学专业教材的重要补充。《智能车辆工程专业导论》
-
定价:¥39 ISBN:9787301345726
-
-
- 汽车机械基础(新编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精品教材·汽车类)
- 林瑾/2024-1-1/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书以汽车具体项目任务为载体,分为汽车构件力学分析、汽车工程材料、汽车常用机构、汽车常用机械传动、汽车常用机械零部件以及汽车液压传动六个项目,每个项目又分为多个任务,每个任务明确学习目标,包含任务导入、知识精讲等内容。通过本书内容的学习,学习者可掌握汽车机械相关基础知识,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本书作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汽车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教材,也可作为高等院校车辆工程等相关专业的教材,还可作为汽车业内人员的参考用书。 为了便于学习,本书有配套的在线学习平台,针对重难点内容
-
定价:¥48 ISBN:9787300321042
-
- 出行创新设计:概念、范式与案例 王选政 王倩男 王舒同 冯东升
- 王选政 王倩男 王舒同 冯东升/2024-1-1/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行创新设计:概念、范式与案例》是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科教学改革系列教材之一,以出行创新设计为研究对象,从学科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学科动向与范式、课程体系、课程案例等领域展开讲解,在理论层面上梳理了出行创新设计的基础定义、学科方向、学科领域、学科技术和工具,以案例方式归纳总结了出行创新设计教育制度的建立、发展和范式转换,提供了有借鉴意义的出行创新设计课程体系,包括专业认知课程群、专业基础课程群、研究型课题课程群等,提供了大量出行创新设计的产学研合作课程案例。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产
-
定价:¥99.9 ISBN:9787111740858
-
- 汽车构造
- 杨保成主编/2024-1-1/机械工业出版社
全套书以轿车为主,系统地阐述汽车的构造及工作原理,尽可能多地介绍轿车的新结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全套书分上、下册,包括总论及21章内容。上册内容有总论和汽车发动机(第1章-第11章);本书为下册(第12章-第21章),内容有汽车传动系统(包括离合器、手动变速器与分动器、自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驱动桥),汽车行驶系统,汽车转向系统,汽车制动系统,轿车车身、仪表、照明及附属装置。
-
定价:¥64.8 ISBN:9787111765608
-
- 智能网联汽车数据采集 钱良辉 刘晓攀 徐旭升
- 钱良辉 刘晓攀 徐旭升/2024-1-1/机械工业出版社
全书共有九个模块,主要讲述智能网联汽车数据采集与数据应用,智能网联汽车数据采集系统开发与运行环境准备,摄像头数据接入技术与工程实践,激光雷达数据接入技术与工程实践,毫米波雷达数据接入技术与工程实践,智能视觉传感器及其数据采集,智能网联车载通信接入技术与工程实践,高精度定位技术及其数据采集,系统集成、系统调试、系统测试验证工程实践。为帮助读者加深对智能网联汽车数据采集技术的理解,在各模块中穿插岗位任务和较多示例,并附有思考与练习。 本书内容新颖,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实用性强,可作为
-
定价:¥59 ISBN:9787111745716
-
-
- 汽车发动机构造及原理(第2版)
- 尉庆国 韩文艳 苏铁熊/2024-1-1/人民邮电出版社
本书第1版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十二五”规划教材,第2版在保持第1版主体结构不变的前提下,对内容进行了更新、补充与改进。本书通过对典型汽车发动机实例的分析,系统介绍了汽车发动机构造及工作原理。全书共15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及总体构造、汽车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汽车发动机换气系统与配气机构、汽车发动机燃料供给系统、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汽车发动机点火系统、汽车发动机起动系统、汽车发动机燃料燃烧过程、汽车发动机排放净化装置、典型汽车发动机、新能源汽车发动机、汽车发动
-
定价:¥69.8 ISBN:9787115602671
-
-
- 汽车动力装置仿真与设计
- 刘晓日,李孟涵,张铁臣主编/2024-1-1/机械工业出版社
本书讲述了内燃机、动力电池和燃料电池等汽车动力装置的仿真基本理论、仿真方法、评价依据和优化设计措施。全书共7章,主要介绍了内燃机受力和平衡分析,曲轴、连杆、活塞、缸盖、机体、缸套等内燃机主要零部件的仿真与设计,配气机构运动学、动力学和性能仿真,活塞环-缸套润滑、径向轴承润滑、冷却水腔流动传热和活塞喷油冷却的仿真与设计,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和结构的仿真与设计,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水热管理仿真与双极板结构设计。
-
定价:¥39 ISBN:97871117409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