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
点击返回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图法 【 R22 中医基础理论】 分类索引
-
- 经方源流临证拾贝
- 赖海标/2021-9-1/暨南大学出版社
经方研究的核心理论是方证对应,《伤寒论》以六经为纲、以方证为目,论述了疾病发生的脉证规律与治则方药,属于总论,而《金匮要略》以杂病为纲、以方证为目,属于各论。本书是笔者多年来专注研究《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经验总结,共分五个部分,分别从理论、病证、药证、方证、治法层面对两书进行了多视角、多维度解读,全方位演绎了经方诊疗的时空脉络和临证思辨,视野宽广,见解独到。全书既重视经方,也不忘时方,既重视六经辨证,也融汇脏腑辨证等其他辨证体系,深入探讨了经方理论、中医临床、中医教学、中医科研和中医科
-
定价:¥65.8 ISBN:9787566831880
-
- 伤寒论讲义——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创新教材
- 董正华/2021-8-1/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陕西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基础(伤寒论)学科是陕西省重点学科。教材建设是重点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教材以新辑宋本《伤寒论》《伤寒论校注》原文为蓝本,选取360条原文。在各论中首设辨治总纲。本教材以六经病为纲,以类证为主,参以类方和类法,将同类原文相对集中,适当分节,每章后予以小结,并列有复习思考题,以便于自学、自测,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每章内容下设【要点导航】和【概说】,原文阐释部分设【原文】【词解】【提要】【解析】【辨治要点】【方证鉴别】【现代研究及临床应用
-
定价:¥89 ISBN:9787513270977
-
- 人体解剖学
- 主编李洪文, 袁舒/2021-8-1/清华大学出版社
本书分为十章, 为医学人门的基础性教材, 内容以人体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的描述为主, 注重加强形态与功能的联系、基础和临床的联系, 注重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 强调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与训练。本书在编写过程中, 坚持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的原则; 在编写形式上, 力求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
-
定价:¥79 ISBN:9787302586203
-
-
- 中医基础理论·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 郑洪新, 杨柱/2021-7-1/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本书阐释和介绍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内容主要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基础、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病因、病机、防治原则等。本教材的编写内容在上版的基础上作了适度调整:除更新了现代研究进展外.删除或降格了部分临床意义不大的内容,增添了对中医临床有指导意义或与后续课程相接轨的内容,如在五行学说中删除了以五行推断病情轻重的相关内容,降格五行胜复为阅读材料,增添了中土五行及其临床应用;在气的运动部分增添了脏腑之气升降运动的理论渊源和临床应用;在藏象中增添了五脏各精气阴阳的生理作用,
-
定价:¥59 ISBN:9787513269056
-
-
-
- 内经选读·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 翟双庆, 黎敬波/2021-7-1/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本教材共分两部分:上篇主要介绍《内经》的基本情况与注家注本,概述《内经》理论体系,强调《内经》研读指南;下篇按《内经》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并结合类分注解《内经》的相关成果,同时考虑到教学实际需求,分为哲学思想、藏象、经络、病因病机、病证、诊法、论治、养生八章,并精选《内经》相应篇章原文,予以顺序编号,加以校注、按语,展现《内经》理论内涵及临床运用,促进理论与实践结合,突出中医思维的培养、了解医学理论的源流。
-
定价:¥59 ISBN:9787513268646
-
- 中医病因病机理论与应用·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创新教材
- 刘红宁,严小军/2021-7-1/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本书是面向中医学相关专业研究生及中医药研究者使用的专业参考书和工具书。全书共分为四大部分,分别为中医发病学理论、中医病因学理论与研究进展、中医病机学理论与研究进展、中医病机辨证治疗医案精华。本书系统阐述了中医病因病机学理论发展的历史溯源,病因病机的系统分类及辨证论治。 中医发病学理论系统论述了发病学概论及发病途径,影响发病的因素及发病的形式;中医病因学理论与研究进展阐述了中医病因的历史沿革、中医病因及不同病因的致病特点、初始病因、直接病因、直接病因与病机的关系;中医病机学理论与研
-
定价:¥58 ISBN:9787513269445
-
- 经络腧穴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 沈雪勇, 刘存志/2021-6-1/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本教材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为经络腧穴概论。章经络概述,阐述经络系统的主要组成内容、经络的作用及其理论的临床应用。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可了解经络的基本概念和经络系统的概貌。第二章腧穴概述,介绍腧穴的分类、命名、定位方法、作用和主治规律及特定穴的概念和应用等,帮助学生理解腧穴的概念,了解腧穴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临床意义。为便于学生了解经络腧穴的发展源流,第三章论述了经络腧穴理论的形成及学术的历史发展。中篇为经络腧穴各论,是本书的主体部分。其中,至十二章,为十二经络及各相应经穴的内容
-
定价:¥69 ISBN:97875132681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