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第2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被评为2007年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第1版是普通高等教育“九五”重点教材,2002年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材二等奖。修订后本书内容包括:绪论、流体力学基础、能源装置及辅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密封件、基本回路、系统应用与分析、系统设计与计算和附录。每章都有习题,书末附有习题参考答案(部分)。
		
	
本书第2 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 国家级规划教材, 被评为2007 年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 第1 版是普通高等教育“九五” 国家级重点教材, 2002 年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
本书第2 版自2005 年出版以来, 已先后重印27 次, 为众多高等院校所选用, 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普遍欢迎和肯定。但是, 面对工业4. 0 和中国制造2025 的发展路径, 高等教育同样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要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 培养出大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科技人才, 教材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此, 适时对教材进行修订是完全有必要的。
本次修订侧重以下几点:1) 考虑到教材使用的连贯性, 修订版保持原有特色和体系不变, 只做少量微调。每章适当增加一些实例, 以方便教学。
2) 考虑到机械类专业本科学习“液压与气压传动” 课程的学时数大多在48 学时左右,为了减轻学生负担、节约资源, 本书进行了适当的“瘦身”。
3) 考虑到国家已颁布了液压与气压传动图形符号新标准, 对书中插图按GB / T 786. 1—2009 全部重新绘制, 使之更加规范。
书中带.的章节供多学时专业或学生自学使用。
很遗憾, 本书第1 版的部分主编和参编因种种原因未能继续参与第2、3 版的修订工作。
对于他们为本书所做的贡献和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崇高敬意和诚挚感谢, 对逝者表示深深的怀念。
本书第3 版由王积伟担任主编, 由西安交通大学林廷圻教授和同济大学萧子渊教授担任主审, 他们对书稿进行了细致的审阅, 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东南大学许映秋、上海大学陆鑫盛和温济全三位老师参与了部分编写工作。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 书中难免存在缺点和错误, 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第3 版前言
第2 版前言
第1 版前言
绪论  1
 第一节 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工作
原理  1
 第二节 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组成
和图形符号  3
 第三节 液压与气压传动的优缺点  4
 第四节 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应用  5
 第五节 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发展  6
第一章 流体力学基础  8
 第一节 工作介质  8
 第二节 流体静力学  17
 第三节 流体运动学和流体动力学  21
 第四节 气体状态方程  28
 第五节 充、放气参数的计算  30
 第六节 管道流动  33
 第七节 孔口流动  39
 第八节 缝隙流动  45
 第九节 瞬变流动  48
 习题  53
第二章 能源装置及辅件  56
 第一节 概述  56
 第二节 液压泵  57
 第三节 油箱  72
 .第四节 液压辅件  73
 第五节 气源装置  80
 .第六节 气动辅件  87
 .第七节 管件  88
 习题  90
第三章 执行元件  92
 第一节 直线往复运动执行元件  92
 第二节 旋转运动执行元件  104
 习题  110
第四章 控制元件  113
 第一节 概述  113
 第二节 阀芯的结构和性能  114
 第三节 常用液压控制阀  119
 第四节 常用气动控制阀  146
 第五节 液压叠加阀和插装阀  159
 第六节 电液伺服控制阀  164
 第七节 电液比例控制阀  173
 第八节 气动比例/伺服控制阀  179
 第九节 气动逻辑控制元件  181
 .第十节 集成式多功能元件  183
 习题  188
第五章 密封件  193
 第一节 密封的作用与分类  193
 第二节 密封件的材料  194
 第三节 常用密封件  195
 第四节 新型密封件  197
 第五节 组合式密封件  199
 习题  201
第六章 基本回路  202
 第一节 液压基本回路  202
 第二节 气动基本回路  230
 习题  235
第七章 系统应用与分析  237
 第一节 液压系统应用与分析  237
 第二节 气动系统应用与分析  251
 习题  255
第八章 系统设计与计算  259
 第一节 概述  259
 第二节 液压系统设计与计算  259
 第三节 液压系统设计计算举例  263
 第四节 气动程序控制系统设计  271
 习题  282
附录  284
 附录A 孔口流量系数  284
 附录B 液压与气压传动常用图形
符号(摘自GB / T786. 1—
2009)   285
 附录C 习题参考答案(部分)   290
参考文献  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