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新制定的《理论力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B类)编写的。全书共三篇,分别为静力学篇、运动学篇和动力学篇。本书内容又可分为基础部分和专题部分。基础部分包括静力学部分的静力学公理与物体的受力分析、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平面任意力系、考虑摩擦的平衡问题、空间力系等,运动学部分的点的运动学、刚体的基本运动、点的合成运动、刚体的平面运动等,以及动力学部分的质点动力学的基本方程、动量定理、动量矩定理、动能定理、达朗贝尔原理等;专题部分有动力学部分的虚位移原理、碰撞问题和振动理论基础。全书配有大量的思考题和习题。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工科机械、土建、交通、水利水电等专业理论力学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高职高专、成人高校机械、土建、交通、水利水电等专业的教材,还可作为相关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本书适用学时数为48~64个。
		
	
                                本书于2014年被评为四川省“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经过多所学校的使用。为了顺应高校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趋势,践行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我们联合多所高校共同进行了此次教材再版修订工作。在本次修订中,我们还开展了数字化资源建设工作,力图将“互联网+”的思维融入教材之中,实现教材的多元化、立体化。书中配套了大量的二维码数字化资源,包括:①各章微课内容,以方便学生在课堂之外学习。②大量例题、思考题,供学生阅读。③在线测试习题,如选择题、填空题等,并可实现网上自动评判。④各章重难点总结。⑤各章思考题参考答案。⑥部分典型习题的详细解答。第二版教材将是由纸质部分和数字化部分组合而成的立体化教材,其中数字化资源可以由学生分别扫描各章中相应的二维码获取(二维码资源使用说明见书末)。            
第二版前言 
本书初版于2010年出版。初版使用了七年,于2014年被评为四川省“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 
为了顺应高校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趋势,践行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我们联合多所高校,包括西华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宁夏大学、河南工业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等,共同进行了此次教材再版修订工作。在本次修订中,我们还开展了数字化资源建设工作,力图将“互联网+”的思维融入教材之中,实现教材的多元化、立体化。 
本次修订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1) 对各章内容进行了勘误。 
(2) 静力学部分适当增加了力学建模知识,并在思考题里面有所体现。 
(3) 适当增加了纸质书上的习题。 
(4) 增加了大量的二维码数字化资源,包括: 
①各章微课内容,以方便学生在课堂之外学习。 
②大量例题、思考题,供学生阅读。 
③在线测试习题,如选择题、填空题等,并可实现网上自动评判。 
④各章重难点总结。 
⑤各章思考题参考答案。 
⑥部分典型习题的详细解答。 
第二版教材将是由纸质部分和数字化部分组合而成的立体化教材,其中数字化资源可以由学生分别扫描各章中相应的二维码获取(二维码资源使用说明见书末)。 
参加本次再版修订工作的有:西华大学胡文绩(第1、2、16章),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华蕊(第9、12章),太原理工大学杨强(第13、17章),宁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陈晓峰(第5、14章),西华大学邱清水(第3、15章),河南工业大学邵兴(第6、8章),西华大学彭俊文(第10、11章)、唐学彬(第4、7章)。参加教材数字化资源建设工作的老师除了以上各位老师之外,还有西华大学曹吉星、高红霞、袁权、王亦恩和曾全英。 
本书由胡文绩、华蕊、杨强担任主编,由陈晓峰、邱清水、邵兴、彭俊文和唐学彬担任副主编。 
由于我们的水平有限,书中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提出批评和指正。 
 
编者 
2018年5月
目录 
绪论(1) 
第一篇静力学 
第1章静力学公理与物体的受力分析(5) 
1.1静力学公理(5) 
1.2约束及其约束力(7) 
1.3物体的受力分析与受力图(11) 
小结(14) 
思考题(15) 
习题(16) 
第2章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18) 
2.1平面汇交力系(18) 
2.2平面力对点之矩的概念与计算(23) 
2.3平面力偶理论(25) 
小结(28) 
思考题(29) 
习题(30) 
第3章平面任意力系(34) 
3.1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主矢与主矩(34) 
3.2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40) 
3.3物体系统的平衡静定与静不定问题(45) 
*3.4平面桁架(50) 
小结(53) 
思考题(54) 
习题(55) 
第4章考虑摩擦的平衡问题(62) 
4.1滑动摩擦(62) 
4.2考虑滑动摩擦的平衡问题(64) 
4.3滚动摩擦(68) 
小结(72) 
思考题(72) 
习题(73) 
第5章空间力系(76) 
5.1空间汇交力系(76) 
5.2力对点之矩和力对轴之矩(79) 
5.3空间力偶系(82) 
5.4空间任意力系向一点简化主矢和主矩(84) 
5.5空间任意力系的平衡(87) 
5.6重心(90) 
小结(95) 
思考题(96) 
习题(97) 
第二篇运动学 
第6章点的运动学(105) 
6.1矢量法(105) 
6.2直角坐标法(106) 
6.3自然法(109) 
小结(114) 
思考题(115) 
习题(116) 
第7章刚体的基本运动(118) 
7.1刚体的平行移动(118) 
7.2刚体的定轴转动(119) 
7.3轮系的传动比(124) 
*7.4以矢量表示角速度和角加速度以矢积表示点的速度和 
加速度(126) 
小结(128) 
思考题(129) 
习题(129) 
第8章点的合成运动(132) 
8.1合成运动的概念(132) 
8.2点的速度合成定理(134) 
8.3牵连运动为平移的加速度合成定理(137) 
*8.4牵连运动为转动的加速度合成定理(140) 
小结(146) 
思考题(147) 
习题(148) 
第9章刚体的平面运动(152) 
9.1刚体平面运动的分析(152) 
9.2刚体平面运动的速度分析(154) 
*9.3刚体平面运动的加速度分析(162) 
9.4运动学综合应用举例(164) 
小结(170) 
思考题(170) 
习题(172) 
第三篇动力学 
第10章质点动力学的基本方程(179) 
10.1动力学基本定律(179) 
10.2质点的运动微分方程(180) 
*10.3质点的相对运动微分方程(186) 
小结(189) 
思考题(190) 
习题(191) 
第11章动量定理(194) 
11.1动量与冲量(194) 
11.2动量定理(197) 
11.3质心运动定理(201) 
小结(206) 
思考题(207) 
习题(207) 
第12章动量矩定理(211) 
12.1质点和刚体的动量矩(211) 
12.2动量矩定理(215) 
12.3刚体绕定轴转动的微分方程(218) 
12.4质点系相对于质心的动量矩定理(220) 
*12.5刚体的平面运动微分方程(222) 
小结(227) 
思考题(227) 
习题(229) 
第13章动能定理(234) 
13.1力的功(234) 
13.2质点与质点系的动能(239) 
13.3动能定理(241) 
13.4功率功率方程机械效率(247) 
13.5势力场势能机械能守恒定律(250) 
13.6动力学普遍定理的综合应用举例(254) 
小结(260) 
思考题(262) 
习题(263) 
第14章达朗贝尔原理(269) 
14.1惯性力的概念质点的达朗贝尔原理(269) 
14.2质点系的达朗贝尔原理(271) 
14.3刚体惯性力系的简化(273) 
*14.4绕定轴转动刚体的轴承动约束力(278) 
小结(282) 
思考题(283) 
习题(283) 
第15章虚位移原理(288) 
15.1质点系的自由度约束及约束的分类(288) 
15.2虚位移与虚功(291) 
15.3虚位移原理(293) 
小结(299) 
思考题(300) 
习题(300) 
*第16章碰撞问题(305) 
16.1碰撞现象的基本特征、分类及其简化(305) 
16.2用于碰撞过程的基本定理(306) 
16.3两平移物体的对心正碰撞恢复因数(308) 
16.4碰撞对定轴转动刚体的作用撞击中心(311) 
小结(312) 
思考题(312) 
习题(313) 
*第17章振动理论基础(316) 
17.1振动的概念(316) 
17.2自由振动(316) 
17.3衰减振动(322) 
17.4强迫振动(325) 
17.5隔振理论简介(329) 
小结(332) 
思考题(334) 
习题(334) 
附录A(337) 
习题参考答案(338) 
参考文献(351)
				
					文化 (2024/4/28 18:18:00):请问有电子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