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价:49 元   本教材已被 2 所学校申请过!
					 丛书名:
					 
				  
   
			
				 
				 
				
				
				 
	
				
				
					
						- 作者:高海燕、李文浩 主编
- 出版时间:2020/8/1
- ISBN:9787122364425
- 出 版 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适用读者:本书可以作为大专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或其他相关专业学生进行有关食品分析实验时的教材。
				
	
			
  
 - 中图法分类:TS207.3 
- 页码:240
- 纸张:
- 版次:01
- 开本:16K
- 字数:(单位:千字)
 
 
	 
	 
	 
	
	
	
				
					
		
		本教材参照国家有关法定标准方法,精选了食品分析实验基础、食品物理性质测定、食品营养成分测定、食品功能性成分测定、其他防伪检测、食品添加剂测定、有毒有害污染物质测定、食品前处理新技术等常见实验。
本书可以作为大专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或其他相关专业学生进行有关食品分析实验时的教材。
		
	
第一章  实验条件	1
第一节  实验须知	1
一、食品分析与检验的任务	1
二、食品检验人员的基本条件	2
三、食品分析实验准备和须知	2
第二节  实验仪器、设备和药品	3
一、实验常用仪器	3
二、常用玻璃仪器	19
三、实验药品	29
第三节  实验室安全	39
一、食品分析实验室安全规则	39
二、食品分析实验守则	40
第四节  原始记录及检验报告单的编制	47
一、检验原始记录的书写规范要求	47
二、检测报告的编制	49
第五节  基础实验练习	50
一、分析天平的衡量练习	50
二、滴定分析操作练习	51
三、酸碱溶液的标定	53
第二章  食品分析实验基础	55
第一节  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55
一、样品的采集	55
二、样品的制备	58
三、样品的保存	58
四、食品微生物检验样品的采集	58
五、样品的前处理	61
第二节  数据分析与处理方法	65
一、食品分析数据的特征数	65
二、数据分析技术	67
三、数据分析方法	68
四、数据的表现形式	70
五、数据处理软件	71
第三章  食品物理性质的测定	73
实验一  密度的测定	73
方法一  密度瓶法	73
方法二  密度计法	75
方法三  密度天平法	77
实验二  牛奶相对密度的测定	78
实验三  旋转流变性的测定	80
实验四  质构特性的测定	81
实验五  色泽的测定	85
方法一  目测法	85
方法二  仪器测定法	86
实验六  酒精度的测定	88
方法一  密度瓶法	88
方法二  酒精计法	90
方法三  气相色谱法	91
方法四  数字密度计法	92
实验七  糖度的测定	93
方法一  手持式折射仪测定法	93
方法二  阿贝折射仪法	95
第四章  营养成分测定	98
实验一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	98
方法一  半微量凯氏定氮法	98
方法二  全量凯氏定氮法	100
实验二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	102
方法一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	102
方法二  火腿肠中粗脂肪的测定	103
实验三  总糖及还原糖的测定	104
实验四  蜂蜜中还原糖的测定	108
实验五  橙汁中总酸度的测定(滴定法)	110
实验六  烘箱法测定水分	112
实验七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	114
方法一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	114
方法二  豆粉中灰分的测定	116
实验八  滴定法测定食品中的钙	117
实验九  食品中铁的测定	119
方法一  硫氰酸钾比色法	119
方法二  强化铁玉米粉中铁的测定-硫氰酸盐比色法	121
方法三  邻二氮菲比色法	122
方法四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24
实验十  食品中锌的测定	126
方法一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126
方法二  二硫腙比色法	128
实验十一  食品中维生素C的测定	132
实验十二  食品中纤维素的测定	134
方法一  重量法粗纤维的测定	134
方法二  中性洗涤纤维的测定	136
实验十三  淀粉的测定	138
方法一  酶水解法	138
方法二  酸水解法	140
实验十四  果胶的测定	141
方法一  重量法	141
方法二  咔唑比色法	143
实验十五  酱油中氨基酸态氮的测定(酸度计法)	145
第五章  食品功能性成分的测定	147
实验一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谷胱甘肽含量	147
实验二  高效亲和色谱法测定免疫球蛋白含量	149
实验三  功能性糖及糖醇的测定	150
方法一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低聚果糖含量	150
方法二  酶法测定乳糖含量	152
方法三  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糖含量	154
方法四  气相色谱法测定木糖醇含量	155
实验四  食品中多酚的测定	157
实验五  食品中黄酮的测定	159
第六章  其他防掺伪、质量指标测定	162
实验一  旋光法测定味精中谷氨酸钠含量	162
实验二  乳中总脂肪含量的测定	164
方法一  巴布科克法	164
方法二  盖勃氏法	165
实验三  食品总酸度测定	166
实验四  氨基酸态氮的测定	168
方法一  酸度计法	168
方法二  比色法	170
实验五  水分活度的测定	172
方法一  康卫氏皿扩散法	172
方法二  水分活度仪扩散法	175
实验六  甲醛合次硫酸氢钠的测定	176
实验七  挥发性盐基氮的测定	179
方法一  半微量定氮法	179
方法二  微量扩散法	180
实验八  面粉中面筋含量的测定	181
第七章  食品添加剂测定	183
实验一  苯甲酸及山梨酸	183
实验二  酱菜汁中的山梨酸钾的测定	185
实验三  糖精	187
实验四  二氧化硫	188
实验五  亚硝酸盐	190
实验六  合成色素	193
实验七  番茄酱中番茄红素的测定	196
实验八  小麦粉中过氧化苯甲酰的测定	197
方法一  气相色谱法	197
方法二  高效液相色谱法	199
实验九  亚硫酸盐的测定	200
方法一  亚硫酸盐测定的盐酸副玫瑰苯胺法	200
方法二  二氧化硫的快速定性方法	203
方法三  碘量法	204
实验十  松花蛋中挥发性盐基氮的测定	205
第八章  有毒有害、污染物测定	208
实验一  食品中甲醛的测定	208
方法一  变色酸比色法	208
方法二  乙酰丙酮比色法	210
实验二  食品中甲醇的测定	211
实验三  食品中汞的测定	213
实验四  食品中砷的测定	215
实验五  食品中铅含量的测定(原子吸收法)	218
实验六  食品及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测定	221
方法一  荧光量子点免疫层析法	221
方法二  高效液相色谱法	224
方法三  免疫亲和-荧光光度快速检测法	225
实验七  食品中铝的测定	226
第九章  食品样品前处理新技术	229
实验一  超声波辅助提取银杏叶中的黄酮	229
实验二  微拟球藻超声波细胞破碎实验	230
实验三  小麦胚芽油的超临界流体萃取	231
实验四  玫瑰花挥发性成分的固相微萃取	232
实验五  固相萃取葡萄酒中的多酚物质	233
实验六  微波萃取仪提取茶多酚的实验方法	235
附录	237
附录一  观测锤度温度改正表(20℃)	237
附录二  可溶性固形物对温度校正表(20℃)	238
附录三  折射率与可溶性固形物换算表(20℃)	239
参考文献	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