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价:45 元
丛书名:
- 作者:薄新党 主编 吴朝阳、黄爱平 副主编
- 出版时间:2025/7/1
- ISBN:9787122482525
- 出 版 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适用读者: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分析检验技术、环境监测技术、食品检验检测技术等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材,还可作为农产品食品检验员、化学检验员等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培训用书,亦可作为第三方检测机构岗位培训的参考教材。
- 中图法分类:O65
- 页码:232
- 纸张:
- 版次:01
- 开本:16开
- 字数:(单位:千字)
本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机融入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全书立足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定位,紧密对接化学工业、医药健康、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国家战略产业需求,构建“岗课赛证”四位一体的体系,致力于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分析检测技术技能人才。
本书主要内容分为11个模块、30个项目。模块一为分析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模块二为分析化学基础知识;模块三为滴定分析中常用基本仪器的识别及操作:模块四为酸碱滴定法:模块五为配位滴定法;模块六为氧化还原滴定法;模块七为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模块八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模块九为原子吸收光谱法:模块十为色谱分析法;模块十一为分析检验技术岗位技能拓展。各模块前设有“模块说明”“学习目标”,各项目设有“案例导入”“知识探究”“思考与练习”等,还通过二维码的形式融入了动画、视频、拓展阅读材料等数字化资源,便于自主学习和拓展学习。
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分析检验技术、环境监测技术、食品检验检测技术等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材,还可作为农产品食品检验员、化学检验员等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培训用书,亦可作为第三方检测机构岗位培训的参考教材。
模块一 分析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
模块说明 1
学习目标 1
项目一 分析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2
一、分析化学实验室规则(难度系数:★★★) 2
二、实验室管理(难度系数:★★) 3
项目二 分析化学实验室的质量控制 7
一、分析检验机构工作规范(难度系数:★★★) 7
二、质量控制与质量标准(难度系数:★★★★) 11
项目三 分析检验技术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 13
一、分析检验技术人员职业素质要求(难度系数:★★) 14
二、分析检验技术人员职业道德规范(难度系数:★★) 14
模块二 分析化学基础知识
模块说明 16
学习目标 16
项目一 认识分析化学 17
一、分析化学的发展(难度系数:★) 17
二、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难度系数:★★) 18
三、分析方法的分类(难度系数:★★) 18
四、学习方法和要求(难度系数:★★★) 19
项目二 定量分析的一般程序 21
一、分析样品的采集与制备(难度系数:★★★) 21
二、试样的分解(难度系数:★★) 22
三、试样的预处理(难度系数:★★★) 22
四、测定(难度系数:★★★★) 23
五、数据处理(难度系数:★★★) 23
六、分析检验记录与检验报告(难度系数:★★★) 23
项目三 分析结果的误差和数据处理 25
一、定量分析中的误差(难度系数:★★★) 25
二、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难度系数:★★★★) 28
三、有效数字和运算规则(难度系数:★★★) 30
四、可疑数据的取舍(难度系数:★★★★) 31
模块三 滴定分析中常用基本仪器的识别及操作
模块说明 35
学习目标 35
项目一 滴定分析常见仪器的使用 36
一、滴定分析仪器的洗涤(难度系数:★★) 36
二、分析天平的使用及注意事项(难度系数:★★★) 36
三、滴定分析仪器的准备和使用(难度系数:★★★) 40
项目二 认识滴定分析 54
一、滴定分析法(难度系数:★★) 54
二、滴定分析法的分类(难度系数:★★★) 55
三、滴定反应的条件(难度系数:★★) 55
四、滴定方式(难度系数:★★★) 55
五、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难度系数:★★★) 56
六、滴定分析中的计算(难度系数:★★★★) 57
模块四 酸碱滴定法
模块说明 61
学习目标 61
项目一 认识酸碱滴定法 62
一、酸碱质子理论(难度系数:★★★) 62
二、酸碱平衡(难度系数:★★★★★) 63
三、酸碱溶液pH的计算 (难度系数:★★★★) 65
四、缓冲溶液(难度系数:★★) 66
项目二 常见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69
一、酸碱指示剂(难度系数:★★★) 69
二、酸碱滴定曲线(难度系数:★★★★) 72
三、盐酸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难度系数:★★) 76
四、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难度系数:★★) 77
项目三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82
一、混合碱的分析(难度系数:★★★★) 83
二、食醋中总酸的测定(难度系数:★★★) 83
三、铵盐的测定(难度系数:★★★) 84
四、硅酸盐中SiO2的测定(难度系数:★★★) 85
五、计算示例 85
模块五 配位滴定法
模块说明 91
学习目标 91
项目一 认识配位滴定和EDTA 92
一、配位滴定反应具备的条件(难度系数:★★) 92
二、EDTA性质及配合物(难度系数:★★) 94
三、配合物稳定常数(难度系数:★★★★) 96
项目二 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法 101
一、金属指示剂(难度系数:★★★) 101
二、配位滴定原理(难度系数:★★★★★) 104
三、EDTA的配制与标定(难度系数:★★★) 108
项目三 配位滴定的应用 112
一、配位滴定的方式(难度系数:★★★) 112
二、应用实例(难度系数:★★★★) 114
模块六 氧化还原滴定法
模块说明 119
学习目标 119
项目一 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120
一、氧化还原滴定法的特点(难度系数:★★★) 120
二、条件电极电位(难度系数:★★★★★) 120
三、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难度系数:★★★) 122
四、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的因素(难度系数:★★★) 123
项目二 氧化还原滴定原理及方法 125
一、氧化还原滴定原理(难度系数:★★★★★) 126
二、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法(难度系数:★★★★) 130
模块七 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
模块说明 139
学习目标 139
项目一 认识沉淀滴定法 140
一、沉淀滴定法的基本原理(难度系数:★★) 140
二、沉淀滴定的反应条件(难度系数:★★★) 140
项目二 沉淀滴定法的应用 142
一、莫尔法—铬酸钾作指示剂(难度系数:★★★) 142
二、福尔哈德法—铁铵矾作指示剂(难度系数:★★★) 143
三、法扬斯法—吸附指示剂法(难度系数:★★★★) 144
项目三 重量分析法 149
一、认识重量分析法及其基本操作(难度系数:★★★) 149
二、重量分析对沉淀的要求及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难度系数:★★★★) 154
三、重量分析对沉淀形成的要求(难度系数:★★★) 156
模块八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模块说明 159
学习目标 159
项目一 认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160
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概述(难度系数:★★) 160
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难度系数:★★★★) 161
项目二 选择正确的分析条件 166
一、显色反应及显色条件(难度系数:★★★★) 166
二、测量条件的选择(难度系数:★★★★) 171
三、工作曲线法定量分析(难度系数:★★★) 172
项目三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应用 175
一、比色皿的使用方法和配套性检验(难度系数:★★★) 176
二、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难度系数:★★★★) 177
模块九 原子吸收光谱法
模块说明 180
学习目标 180
项目一 认识原子吸收光谱法 181
一、原子吸收光谱法的特点和应用范围(难度系数:★★) 181
二、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难度系数:★★★★) 182
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类型和组成部件(难度系数:★★★) 182
项目二 掌握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实验技术 186
一、试样的制备及标准样品溶液的配制(难度系数:★★★) 186
二、定量分析方法(难度系数:★★★) 188
三、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灵敏度、检出限和回收率(难度系数:★★★★★) 190
项目三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应用 192
一、重金属及其危害 192
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茶叶中的铅(难度系数:★★★★) 193
模块十 色谱分析法
模块说明 197
学习目标 197
项目一 认识色谱分析法 198
一、色谱分析法的起源和分类(难度系数:★★★) 198
二、色谱分析法的特点和局限性(难度系数:★★) 199
项目二 气相色谱法 201
一、气相色谱分析的方法原理(难度系数:★★★★★) 201
二、气相色谱的定性、定量分析(难度系数:★★★★) 202
项目三 液相色谱法 206
一、液相色谱法的主要类型和选择(难度系数:★★★) 206
二、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实验技术(难度系数:★★★★★) 211
模块十一 分析检验技术岗位技能拓展
模块说明 215
学习目标 215
项目一 乙酸乙酯的质量分析与评价 216
一、乙酸乙酯的性质、用途及制备方法(难度系数:★★) 216
二、原料乙酸含量的测定(难度系数:★★★) 217
三、乙酸乙酯含量的测定(难度系数:★★★★) 219
项目二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乳品中三聚氰胺的含量 221
一、三聚氰胺的性质及用途(难度系数:★) 222
二、样品预处理(难度系数:★★★★) 222
三、高效液相色谱法定性、定量分析(难度系数:★★★★★) 222
附录
附录一 弱酸和弱碱的解离常数 226
附录二 常用的缓冲溶液 227
附录三 EDTA的lgαY(H)值 228
附录四 元素原子量 229
附录五 常见化合物的摩尔质量 230
附录六 一些重要的物理常数 23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