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习指导与练习(第二版)/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精品教材》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3年修订版)的配套教学用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习指导与练习(第二版)/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精品教材》按主教材各章的顺序编写。各章“理论学习指导”部分有学习目的要求、理论要点展示、重点难点剖析及学习热点探讨几个栏目,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教材内容。各章“知识运用练习”部分由名词、填空、选择(单项选择、不定项选择)、辨析、简答、论述、案例分析几种类型题构成,形成有一定能力梯度的训练。各章“实践活动项目”部分设计主题鲜明的实践项目,提升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各章“名言解读背诵”部分提供寓意深刻的经典语句,有助于学生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立志明理。各章“学习实践收获”部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总结习惯。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习指导与练习(第二版)/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精品教材》内容全面、题型多样、实践性强,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而且能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习指导与练习(第二版)/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精品教材》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用书,也可为自学人员提供参考。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理论学习指导知识运用练习
实践活动项目
名言解读背诵
学习实践收获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理论学习指导
知识运用练习
实践活动项目
名言解读背诵
学习实践收获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
理论学习指导
知识运用练习
实践活动项目
名言解读背诵
学习实践收获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理论学习指导
知识运用练习
实践活动项目
名言解读背诵
学习实践收获
第四章 学习道德理论注重道德实践
理论学习指导
知识运用练习
实践活动项目
名言解读背诵
学习实践收获
第五章 领会法律精神理解法律体系
理论学习指导
知识运用练习
实践活动项目
名言解读背诵
学习实践收获
第六章 树立法治理念维护法律权威
理论学习指导
知识运用练习
实践活动项目
名言解读背诵
学习实践收获
第七章 遵守行为规范锤炼高尚品格
理论学习指导
知识运用练习
实践活动项目
名言解读背诵
学习实践收获
参考文献
张海迪: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贡献,而不是索取
人物简介
张海迪,生于济南,中国著名残疾人作家,哲学硕士。现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委员,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1960年张海迪五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1970年又随父母下放至山东聊城莘县,自学完成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学习,并学习针灸,在当地行医。1982年7月23日同王佐良结婚。1983年中国共产党决定将张海迪树立为宣传偶像。张海迪得到了两个赞誉:一个是“八十年代新雷锋”,另一个是“当代保尔”。张海迪历任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2008年11月当选中国残联第五届主席团主席。
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张海迪说:“我像颗流星,要把光留给人间。”她怀着这样的理想,以非凡的毅力学习和工作,唱出了一首生命的赞歌。
“活着,就要为人民做事。”张海迪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1970年,她15岁的时候,跟着父母到农村生活。在农村,她处处为别人着想,为人民做事。她发现小学校没有音乐教师,就主动到学校教唱歌。课余还帮助学生组织自学小组,给学生理发,钉扣子,补衣服。她发现村里缺医少药,就决心学习医疗常识和技术,用零花钱买医学书、俸温表、听诊器和常用药物。她先后读完了《针灸学》《人体解剖学》《内科学》《实用儿科学》等医学书籍。学针灸时,为了体验针感,她在自己身上反复练习扎针。短短的几年,她居然成了当地的一个年轻的“名医”。只要有人求医,她就热情接待。重病号不能行动,她就坐着轮椅,登门给病人扎针、送药。有一位姓耿的老大爷,因患脑血栓后遗症,6年不能说话,并瘫痪了3年,一直没治好。张海迪一面在精神上鼓励耿大爷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一面翻阅大量书籍,精心为耿大爷治疗。后来,耿大爷终于能说话了,也能走路了。这时张海迪深深体会到为人民服务的幸福。
即使翅膀断了心也要飞翔
“我是一个有理想的人,不愿意一生无所作为,做一个无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