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价:¥39.8 ISBN:9787040438017 心理健康教师教学能力实训 胡春梅 何华敏 王蕾 著/2016-8-1/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中小学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效果。由于心理健康课与一般学科课程在目标、原则、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均有很大不同,传统师资教学技能并不能满足授课需求,因此,在中小学心理健康师资培训中要重视其“教师”身份,加强教学技能训练。同时,要解决心理健康教育师资水平不高的问题,还必须从师资培养的源头入手,加强职前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培养。具体来说,就是加强培养心理学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实践操作技能、课堂教学技能等,使其满足学校 定价:¥39 ISBN:9787303209606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魏青,曾莉 编/2016-8-1/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在高校心理学教学与心理咨询的工作经历中,我们接触了各类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我们的教学、咨询甚至生活都与大学生息息相关,我们伴着学生的喜怒哀乐,与一颗颗真挚、善良、率真而又脆弱的心灵对话,在促进他们成长的同时与他们共同成长。正是基于对学生深厚的爱,我们更希望他们健康成长,展现新时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期盼他们抛开自我羁绊,勇敢地自我实现。 定价:¥39 ISBN:9787564349356 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张彦云 著/2016-8-1/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作为应用型高等院校心理学课程教材,是根据国家高等教育向应用型转轨的要求,在多年心理学课程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由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丰富的一线心理学专业教师共同编写完成。该教材的特点是:首先,从课程名称上,由原来的《心理学》更名为《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更加具体有针对性,体现了应用性与可操作性。第二,从教材体系上,以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为主线,把基础心理、发展心理、健康心理、教育心理几大版块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体现了教材的整体性和全面性。第三,从总体编排上,兼顾心理 定价:¥32 ISBN:9787303209859 大学生心理健康/21世纪高等院校公共课精品教材 万志全,杨秀英,吕倜然 编/2016-8-1/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为了好地适应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需要,指导学生在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尽快适应新的要求,具备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具有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大学生心理健康/21世纪高等院校公共课精品教材》除安排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内容外,特别加入了人格美、心理压力及环境应激和网络心理等内容。通过课程教学,学生能够在知识、技能和自我认知三个层面受到教育和自我教育,提升自身的认知水平和价值目标。衷心希望《大学生心理健康/21世纪高等院校公共课精品教材》能够 定价:¥28 ISBN:9787565424885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吴青枝 王利平 著/2016-8-1/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以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学大纲为依据,结合初显期学生的心理特点,尤其是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学实际需要,从学生角度出发,分别从自我认识、人际关系、情绪管理和成长关爱四个方面着眼,对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和心理现象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既是教师备课的良好素材,也是学生自学的生动读本,满足了师生心理健康课教与学的双重需要。 本书内容丰富,案例详实,形象有趣,适合作为职业院校学生教材使用,也适合所有对心理学感兴趣的读者阅读使用。 定价:¥38.8 ISBN:9787303211999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三版) 李斐 等/2016-8-1/复旦大学出版社 定价:¥38 ISBN:978730912410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 孔晓东主编/2016-8-1/高等教育出版社 本书是一本集知识讲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形态教材,内容涉及大学生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本书提供了大量的案例和延伸阅读材料,用二维码关联了课程教学和拓展专题视频,方便和深化教学。 定价:¥38 ISBN:9787040456394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 王晓刚主编/2016-8-1/高等教育出版社 本书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贯穿心理健康主线、强调发展性教育特色,针对青年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心理健康现状,帮助大学生掌握心理健康基础知识、增强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心理健康技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优化心理品质、增进心理健康水平,更好地成长成才。本书共十章,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发展理性认知、学习情绪管理、塑造健康人格、完善学习心理、提升交往能力、学会健康休闲、应对心理危机、认识精神疾病、谱写生命乐章等内容。本书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理论联系实际,可读性强。适合普通高等院校用作大学生心 定价:¥24.8 ISBN:9787040460520 积极心理与大学生活/大学通识教育教材 苏文明 编/2016-8-1/高等教育出版社 《积极心理与大学生活/大学通识教育教材》旨在结合大学生活探讨积极心理和行为的特点及形成条件,为大学生的积极情绪管理、品质培育、亲密关系维系、学习能力提升、生涯发展聚焦、决策选择、行为改变、时间管理、团队融入及目标达成注入很多的正性心理资源,帮助学生在了解积极心理学知识的同时,提升自身幸福感和对生活的满意度。《积极心理与大学生活/大学通识教育教材》同时也立足于文化的适应性,以大学生的幸福成长为切入点,从幸福成长的灵魂资本、能力保证、决策选择、催化剂、自由之境等方面为积极心理学与生涯发展的桥梁对 定价:¥29 ISBN:9787040462449 首页 << 149 150151152153154155156157158>> 尾页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中小学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效果。由于心理健康课与一般学科课程在目标、原则、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均有很大不同,传统师资教学技能并不能满足授课需求,因此,在中小学心理健康师资培训中要重视其“教师”身份,加强教学技能训练。同时,要解决心理健康教育师资水平不高的问题,还必须从师资培养的源头入手,加强职前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培养。具体来说,就是加强培养心理学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实践操作技能、课堂教学技能等,使其满足学校
在高校心理学教学与心理咨询的工作经历中,我们接触了各类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我们的教学、咨询甚至生活都与大学生息息相关,我们伴着学生的喜怒哀乐,与一颗颗真挚、善良、率真而又脆弱的心灵对话,在促进他们成长的同时与他们共同成长。正是基于对学生深厚的爱,我们更希望他们健康成长,展现新时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期盼他们抛开自我羁绊,勇敢地自我实现。
《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作为应用型高等院校心理学课程教材,是根据国家高等教育向应用型转轨的要求,在多年心理学课程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由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丰富的一线心理学专业教师共同编写完成。该教材的特点是:首先,从课程名称上,由原来的《心理学》更名为《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更加具体有针对性,体现了应用性与可操作性。第二,从教材体系上,以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为主线,把基础心理、发展心理、健康心理、教育心理几大版块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体现了教材的整体性和全面性。第三,从总体编排上,兼顾心理
为了好地适应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需要,指导学生在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尽快适应新的要求,具备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具有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大学生心理健康/21世纪高等院校公共课精品教材》除安排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内容外,特别加入了人格美、心理压力及环境应激和网络心理等内容。通过课程教学,学生能够在知识、技能和自我认知三个层面受到教育和自我教育,提升自身的认知水平和价值目标。衷心希望《大学生心理健康/21世纪高等院校公共课精品教材》能够
本书以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学大纲为依据,结合初显期学生的心理特点,尤其是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学实际需要,从学生角度出发,分别从自我认识、人际关系、情绪管理和成长关爱四个方面着眼,对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和心理现象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既是教师备课的良好素材,也是学生自学的生动读本,满足了师生心理健康课教与学的双重需要。 本书内容丰富,案例详实,形象有趣,适合作为职业院校学生教材使用,也适合所有对心理学感兴趣的读者阅读使用。
本书是一本集知识讲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形态教材,内容涉及大学生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本书提供了大量的案例和延伸阅读材料,用二维码关联了课程教学和拓展专题视频,方便和深化教学。
本书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贯穿心理健康主线、强调发展性教育特色,针对青年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心理健康现状,帮助大学生掌握心理健康基础知识、增强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心理健康技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优化心理品质、增进心理健康水平,更好地成长成才。本书共十章,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发展理性认知、学习情绪管理、塑造健康人格、完善学习心理、提升交往能力、学会健康休闲、应对心理危机、认识精神疾病、谱写生命乐章等内容。本书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理论联系实际,可读性强。适合普通高等院校用作大学生心
《积极心理与大学生活/大学通识教育教材》旨在结合大学生活探讨积极心理和行为的特点及形成条件,为大学生的积极情绪管理、品质培育、亲密关系维系、学习能力提升、生涯发展聚焦、决策选择、行为改变、时间管理、团队融入及目标达成注入很多的正性心理资源,帮助学生在了解积极心理学知识的同时,提升自身幸福感和对生活的满意度。《积极心理与大学生活/大学通识教育教材》同时也立足于文化的适应性,以大学生的幸福成长为切入点,从幸福成长的灵魂资本、能力保证、决策选择、催化剂、自由之境等方面为积极心理学与生涯发展的桥梁对
平台介绍|荣誉资质|联系我们|出版社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