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大学物理实验,主要使用对象为应用型院校的电子通信类专业(包括本科和专科)的学生,属于专业基础课的教材,也可作为工科大学的物理实验教材使用。内容包括误差理论,力学、电学和光学实验,以及若干综设实验。强调实验原理,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本书是面向非物理学专业本科生的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材,主要内容包括第0章绪论、第1章力学实验和第2章电磁学实验。其中,力学实验包括“长度与体积的测量”、“质量与密度的测量”、“单摆的研究”以及“用拉伸法测定弹性模量”4个实验,电磁学实验包括“学习使用万用表”、“示波器的使用”、“电表的改装”和“用惠斯通电桥测电阻”4个实验。
机 械 工 业 出 版 社本教程依据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会编制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0年版),结合西南交通大学多年来的实验室建设和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成果而编写。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误差、不确定度及数据处理基础知识,以及26个涉及力、热、光、电、近代物理等方面的实验项目。其中,有14个实验项目同时也是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实验题目规范表中的题目。本书的显著特色是,各实验项目的数字化资源部分给出了在操作实验仪器
本书作为大学物理实验指导用书,是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非物理类专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制定的《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并针对应用技术型大学的特点,组织编写而成的。 全书分为5章,分别是大学物理实验绪论;大学物理实验的基础知识;物理实验常用仪器介绍;基础实验项目介绍;应用型和设计性实验项目研究等。 本书主要是面向应用技术型大学,它既可以作为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的大学物理实验指导书,也可以作为一般职业院校、少学时各理工科专业的大学物理实验参考书。
本书共7章,系统介绍了与大学物理实验有关的数据处理知识,全面阐述了物理实验中常用的七种实验测量方法,安排了基础性实验12个、应用性和设计性实验11个、综合及近代物理实验12个,并介绍了物理实验的计算机模拟。
本教材是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布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基本要求》编写而成。全书共分五章,分别是:实验误差理论及数据处理基础、力学实验、电磁学实验、光学实验、热学实验,各类实验共计22个。本书适用于高等院校非物理专业的本专科学生使用,也可作为实验技术人员和有关教师的参考用书。
《大学物理实验(第2版)》是根据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布的《高等学校非物理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结合一般本科院校专业特点和皖西学院应用型示范本科要求及实验室仪器现状,在总结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 《大学物理实验(第2版)》分为6章。在介绍了物理实验的基本知识——实验基本误差理论及实验数据基本处理方法、物理实验的基本测量方法及调整技术之后,分别安排了8个一级基础性实验、11个二级基础性实验、16个三级基础性实验和50个演示与探索实验。 《大学物理实
本书共分三章,内容包括:电磁学实验、近代物理及提高性实验、拓展创新性实验。
机 械 工 业 出 版 社本书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制定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0年版)和宁波大学物理实验室建设的实际情况编写而成。全书共分五章:第壹章为物理实验基础知识,介绍了物理实验课的特点与内容、误差与不确定度的概念及计算、有效数字和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等;第二章为基础性物理实验,共13个实验项目,主要涉及力学、电学、光学实验中基本实验仪器和基本实验方法与技能方面的实验;第三章为选择性物理实验,共16个实验项目,包括力、热、电、光等方面的实验
平台介绍|荣誉资质|联系我们|出版社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