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
点击返回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图法 【 I206 文学评论和研究】 分类索引
-
- 论苏轼的艺术哲学
- 许外芳著/2012-7-1/暨南大学出版社
《论苏轼的艺术哲学》这本书特别说明的是,苏轼虽是艺术全才,但他对各种艺术的论述却不大平衡。相对说来,论及诗文的很多,论书法的次之,论绘画的又次之。同一种艺术形式,论述的侧重点也不一样。比如。苏轼推崇自然平淡的诗歌风格。故论述较多;而对于绘画,由于不是他的强项,故论述较少。书法创作,虽是取乎物象,但实则纯由心会,故无所谓真实可言。正因如此,许外芳编著的《论苏轼的艺术哲学》各章的篇幅也是长短不一。音乐方面,苏轼只有谈琴和琴声时说过几句话;对于古乐,也仅是略有提及而
-
定价:¥23 ISBN:9787566802118
-
-
-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
- 辜也平/2012-7-1/高等教育出版社
本书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高年级阶段带研究性质的专题课程教材,供全日制本科院校以及成人教育、网络教育等汉语言文学专业使用。此书前三个专题“清末民初的文学思潮与五四文学革命”、“建国初期的文艺运动与共和国文学范式”、“社会转型期的小说创作”分别以晚清、共和国初年以及社会转型的八十年代中后期为切入点,梳理考察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范式的建构与消解,从而强化学生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历史进程的宏观把握。第四个专题“巴金创作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则以巴金的创作为个案,线性考察现代作家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之关系,以深化学
-
定价:¥26.9 ISBN:9787040352672
-
- 有根的文学:文化视野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取样
- 刘小平 著/2011-12-1/暨南大学出版社
克服“单面人”生产和突破“块垒式”教学,探索宽基础、大口径、深层次培养通识通才的途径,是世界所有高校的重大难题,也是广东省建设文教大省不可回避的关隘之一。近几年我们以省重点扶持学科比较文学为依托,进行了集约性融通的尝试,一系列成果聚焦于“人文学中心建设——比较文化视野的文学通化研究”。2008年底,我们以此为题,获省“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工程立项,一个融通人文学科的核心实践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拉开序幕。 &nbs
-
定价:¥33 ISBN:9787566800206
-
-
- 中国文学批评史
- 王汝梅 ,张羽 编/2011-6-1/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王汝梅先生是目前国内中国古代文学批评领域仅存的少数权威学者之一,目前,仍积极讲学于国内外,并与日本、加拿大、美国等汉学家保持密切的学术往来。《中国文学批评史》由王汝梅和张羽主编,系王先生四十余年的学术积淀,《中国文学批评史》强调实用性和适用性,密切结合课时需要,根据批评史的授课特点来编写,强调原点阅读,浅近讲解,最大限度地还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本源特色。
-
定价:¥29 ISBN:9787303122110
-
-
-
- 中国古代文学(上下册)
- 陈文新 编/2010-8-1/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古代文学(套装上下册)》的叙述对象是中国古代文学在其发展历程中的事件、成果以及其他有关历史状况组成的连续性轨迹。主要内容为五个方面:(一)中国古代文学发生、发展、演变的社会机制、社会条件和文化生态;( 二)文学流派的发生、发展和兴衰;(三)不同文类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内在联系,特别是由其内在联系促成的文学总体发展趋势;(四)一定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文学风尚,以及潜在的、预示未来发展前景的文学态势;(五)中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和文学观
-
定价:¥89 ISBN:9787301176801
-
- 中国古代文学(上下册)
- 陈文新 编/2010-8-1/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古代文学(套装上下册)》的叙述对象是中国古代文学在其发展历程中的事件、成果以及其他有关历史状况组成的连续性轨迹。主要内容为五个方面:(一)中国古代文学发生、发展、演变的社会机制、社会条件和文化生态;( 二)文学流派的发生、发展和兴衰;(三)不同文类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内在联系,特别是由其内在联系促成的文学总体发展趋势;(四)一定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文学风尚,以及潜在的、预示未来发展前景的文学态势;(五)中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和文学观
-
定价:¥89 ISBN:97873011768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