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我们
|
|
点击返回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图法 【 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分类索引
-
-
- 土壤环境科学与工程:关联气-水-生-地-人的枢纽
- 赵烨/编著/2023-5-25/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其知识板块有:①基础理论板块,阐释土壤及其在生存环境中的地位与功能,介绍土壤环境科学与工程。②基础知识板块,讲述土壤物质组成、诊断特性及其与成土环境的相互作用机理。③土壤剖析板块,在讲授国内外主要土壤分类系统及其参比基础、主要土壤类型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的基础上,阐释城市土壤特性及其管护工程、土壤退化及其防治工程。④土壤环境及其工程板块,阐述土壤污染特征及其主要污染物、土壤中主要污染物转化及其风险评价,土壤污染修复技术与方法。⑤土壤环境调查板块,在阐释气-水-土-地-生-人之间物质循环过程
-
定价:¥79.8 ISBN:9787303255801
-
-
-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研究
- 王文保/2023-5-1/中国书籍出版社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研究》以黄河流域概况为基底,以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理念为导向,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问题展开论述,首先介绍了黄河流域概况、整体发展战略与趋势,阐述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思路与政策导向,介绍水资源管理新形式和水沙调控体系新变化,并对黄河不同河段的变化进行动态分析。其次针对黄河流域各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探究和分析,并说明空间布局变化。最后论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路径,为黄河流域未来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给出建设性指导意见。
-
定价:¥72 ISBN:9787506892216
-
- 环境系统分析教程(程声通)(第三版)
- 程声通、曾维华 主编/2023-5-1/化学工业出版社
环境系统分析是环境科学与工程的基础学科之一,主要研究对象是环境系统的系统化、模型化、最优化和决策科学化。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和提高读者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本书第一版和第二版的基础上,修订后的教程更加突出了系统分析的方法学内涵。本书共九章,较为系统地论述了从污染源到环境的系统分析过程,包括系统的概化、模型化、最优化和决策分析。每章除了正文,还附有例题、思考题和习题,有助于读者加深理解。 本书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针对性,可作为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及其他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
-
定价:¥68 ISBN:9787122398680
-
- 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与管理(王怀宇)
- 王怀宇 主编/2023-5-1/化学工业出版社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污水处理厂的水质监测与安全生产、水处理常用机械设备的维护、污水处理各单元的调试管理、污水处理厂生化处理系统调试管理、各种污水处理工艺的调试管理、污水处理厂调试案例、污水处理厂常见问题解析。本教材编写规范,具有适时的先进性和较好的教学适用性。教材突出实用性,同时教材辅以练习题。 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教育本科、高职高专环境保护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污水处理厂工作人员的培训用书。
-
定价:¥45 ISBN:9787122426062
-
- PLC与环境工程应用
- 莫成宁/2023-5-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本书以任务式教学的方式,系统地、创新地阐述了PLC与环境工程进行融合应用的相关原理和技术。
本书共4个项目,内容包括认识环境工程与PLC,PLC控制与环境工程应用,PLC检测与环境工程应用,人机界面、PLC通信与环境工程综合应用。每个项目下有若干个任务(共18个任务),各个任务后都带有理论习题,大部分任务后附有技能训练题和实践训练题,以帮助读者巩固任务内容。
本书可作为高职院校机电类和环境工程类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供环保设备行业技术人员参考。
-
定价:¥59 ISBN:9787560668239
-
-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检测(第二版)
- 贵州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协会/2023-5-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本套教材共分6个分册,分别为:《建筑材料检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检测》《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检测》《建筑钢结构工程检测》《民用建筑室内环境质量检测》和《建筑幕墙工程检测》。全书内容丰富、系统、涵盖面广,每本用书内容相对独立、完整、自成体系,并结合我国目前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的新技术和相关标准、规范,系统介绍了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的概论、检测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操作技术,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基本能够满足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的实际需求。
-
定价:¥55 ISBN:9787112284276
-
-
- 碳减排管理概论(碳达峰碳中和系列教材)
- 刘兰翠 刘丽静/2023-5-1/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碳减排管理的入门教材,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逻辑,从为什么要实施碳减排管理、碳从哪里来、如何管理、以及管理的影响四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介绍了气候变化的事实与根本原因、温室气体减排管理的重要性以及理论基础;其次,从生产、消费、收入视角介绍了碳排放的核算理论,以及不同视角下碳减排管理的重点;再次,重点介绍了碳减排管理的政策与技术措施,既包括行政命令手段,也包括基于市场的碳税与碳交易政策;最后,介绍了碳减排管理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以及碳中和的实现路径设计。
-
定价:¥59 ISBN:97873003165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