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岩土工程勘察实习”作为岩土工程勘察的实践部分,对于土木工程(岩土工程方向)、地质工程(工程地质方向)等专业来说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专业课。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实习,使学生得到实践性训练,获得岩土工程勘察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进行一般建筑工程的勘察、设计、分析、评价与应用。《地基岩土工程勘察实习教程》是在成都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岩土)、地质工程专业教学计划要求下编写的,可作为土木工程(岩土工程方向)、地质工程(工程地质方向)等专业的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教材,也适合于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使用
本教材结合普通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按照高等学校土木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编制的《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和《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编写。全书共分8章,主要内容包括土的物理性质和工程分类、土的渗透性和渗透变形、土中的应力、土的变形特性和地基沉降计算、土的抗剪强度、土压力、土坡稳定分析和挡土墙设计以及地基承载力等。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教材,也可供有关专业师生学习及参考。
本教材是根据全国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编制的教学大纲编写的。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国家及行业最新相关规范,包括《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等。 本教材主要内容为常见的基础工程基本原理、方法及设计,包括天
本书为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课教材,主要针对石油类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培养需求与现有教材内容无法良好匹配的现状而编写。本书在章节布局上注意体现“专业基础+行业特色”的特点,在保留经典理论和应用内容的同时,适度增加石油、石化设备基础设计等内容,希望读者不仅能系统地学习和领会土木工程学科中常见的土力学、基础工程等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而且能够了解石油、 石化行业常见的储罐和动力设备等基础设施的设计要点和设计流程,同时也能够学习到土木工程学科中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和处理原则。 本书共分11
本书讲述与岩土工程有关的地震工程及工程振动问题,拟对岩土地震工程及工程振动的基础理论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途径、手段、方法做较为全面系统深入的介绍。本书的作者均长期从事与岩土地震工程、工程振动有关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根据作者对岩土地震工程及工程振动学科分支的认识、理解、实践,构建了本书的编写体系。
《基础工程》系统介绍了基础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设计计算和施工方法等相关知识,主要内容包括绪论、基础工程的设计原则与要求、浅基础设计、桩基础设计、沉井基础、地基处理、基坑工程、地基基础抗震设计等。《基础工程》在基本理论知识阐述的基础上,注重实践应用,并与现行规范相一致,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各章精选例题,并在章后附有思考题。 《基础工程》可作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类专业本科教材,也可作为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市政工程等相近专业的教材,同时可供从事土木工程设计、施工等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参
黄土土力学是土力学学科的一个分支,其研究的对象黄土,不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质(由水敏性、大孔性、结构性所造成的湿陷性),而且覆盖着我国约达63.5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覆盖广,厚度大。本书对黄土土力学涉及的众多问题进行了系统讨论,包括黄土的地质特性,物理、水理特性,湿陷特性,强度特性,变形特性,动力特性及非饱和土土力学特性,也包括黄土土体的地基工程、边坡工程、洞室工程等的稳定特点、设计施工与增稳措施等,力图反映半个世纪以来黄土研究工作的主要结论。
平台介绍|荣誉资质|联系我们|出版社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