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CAD技术(第3版)/普通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互联网+”创新教材》通过典型案例分析,突出了AutoCAD 2016绘图技术的实用性,对AutoCAD的软件架构、应用方向和命令应用都作出了详细的解析,并适当补充了一些专业软件,以提高读者的使用能力,巩固学习技能,《建筑CAD技术(第3版)/普通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互联网+”创新教材》共分13章:第1章介绍了建筑CAD绘图的一般步骤和AutoCAD 2016的新增功能;第2章介绍了现行建筑制图标准,并说明了如何在AutoCAD 2016
《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习题集》与《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配套使用。 《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习题集》根据《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10)、《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10)等相关国家标准编写而成。 《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习题集》共11章,第1-5章为画法几何部分,第6章为建筑施工图部分,第7、8章为轴测图阴影及正投影阴影,第9、10章为透视图部分,第11章为透视图阴影部分。全书内容紧凑、精练。 《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习题集》可供高等院校
《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与《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习题集》配套使用。 《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是根据《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10)、《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10)等相关国家标准编写的。 《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共11章,第1-5章为画法几何部分,第6章为建筑施工图部分,第7、8章为轴测图阴影及正投影阴影,第9、10章为透视图部分,第11章为透视图阴影部分。全书内容紧凑、精练。 《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可作为高等院校建筑学、城市规划
编写本书目的是为了给BIM工程师提供一个建模工作流的样例,循着本书的引导,让读者掌握BIM土建和机电建模的方法、流程。了解上佳的建模工作方法、建模工作注意事项以及使用高效率的建模工具软件。第1章是REVIT基础;第2章是BIM土建建模基础;第3章是给排水建模基础;第4章是通风系统建模基础;第5章是电气建模基础;第6章是BIM构件的创建和编辑基础;第7章是BIM管线综合基础;第8章是BIM项目级建模细则;第9章是BIM快速建模技术;第10章是机电快速建模以及计算技术。
为了适应高等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结合现代技术的发展,本书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教材,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近几年教学发展,适度创新而编写的。本书采用了我国*新颁布的《技术制图》国家标准。本书共19章,主要内容包括:土建工程制图的基本知识;点、线、面、体的投影;组合体的投影和轴测图;道路、桥梁、隧道工程图;房屋建筑工程图;水利工程图等。与本书配套使用的《土建工程制图习题集》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同时出版。
《建筑设备安装识图与施工工艺(第2版)/全国高职高专建筑类专业规划教材》是根据教育部对高职高专教育的教学基本要求及中国水利教育协会职业技术教育分会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研究会组织制定的建筑设备安装识图与施工工艺课程标准编写完成的。全书包括建筑设备安装识图与施工工艺两个部分,由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图的识图与安装、建筑消防工程施工图的识图与安装、建筑供暖工程施工图的识图与安装、建筑通风空调工程施工图的识图与安装、建筑变配电工程施工图的识图与安装、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图的识图与安装、智能建筑电气工程的简介等七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是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程图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2016年新制订的“高等学校工科本科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贯彻执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的有关建筑制图国家标准和专业设计规范,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完成了北京市教委项目“北京市高校特色资源库建设”以及陕西省教改项目“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制图教学的改革与实践”的基础上编写而成。本书以加强学生投影能力的培养、作图技能的训练和土木工程图的阅读与绘制,以及用计算机绘制专业图的方法与技巧为主。
本书除绪论外,共分10章:第壹部分为画法几何,包括投影基本知识,点、线、面的投影,立体的投影,主要介绍图示理论和方法,以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它是制图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为制图基础,包括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土木工程形体的图样画法,主要介绍制图的基本规定以及建筑形体的画法和读法,它是专业制图的基础;第三部分为专业制图,包括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给排水施工图、暖通施工图、道路、桥梁、涵洞、隧道施工图。
平台介绍|荣誉资质|联系我们|出版社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