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我们
|
|
点击返回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图法 【 G4 教育】 分类索引
-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公共课系列)
- 姚兰英 钟佳君/2020-10-1/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教材联系十九大报告相关精神,根据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存在的问题选择相关内容。在概述心理健康的基础上,分别介绍了新时代大学生特别是高职学生的自我意识、社会适应、学习心理、性格与气质、人际交往、情绪、压力与挫折应对、恋爱与性、网络心理、就业择业心理、生命意识、异常心理、心理咨询与保健、自我成长等,并提出了相应对策,设计了相关的实操训练。 作为信息化的“互联网+”新形态教材,本书力求理实一体,注重时代性、科学性、创新性、前瞻性、职业性、实效性。 本书适用于关注心理
-
定价:¥39 ISBN:9787300285597
-
-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第二版)
- 谢先国/2020-10-1/北京大学出版社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第二版)是在第一版的基础上根据近年教师资格考试题型和内容的变化修订而成的,是一本针对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师教育知识与能力这一科目的专用考试指导教材。本书以考试大纲的内容为基础,分为“教育学基础”“学生指导”“班级管理”“教学”四个模块共十七章,每一个模块中“备考指南”简要概括了各模块内容对应的考纲基本要求、考试要点分析、考题类型及所占分值比例、学习建议与备考策略,模块还绘有知识地图概括本模块中所有章节的主要知识点。每一章均有考点分析对本章主要主要知识点进行概括,
-
定价:¥48 ISBN:9787301316160
-
- 觉醒情感:学校德育课程原点
- 李亚娟/2020-9-20/南京大学出版社
校本德育课程本质是围绕学生道德经验的发生、发展、扩充、生成等进行德育课程目标、内容、组织与实施、评价的循环建构,是对学生私德、公德培育的核心载体,是学校德育系统实施的主要媒介。情感德育课程论以受教育者获得安全感为标志的生理—心理层面,以受教育者获得共通感的社会—文化层面,以受教育者获得道德感的精神—价值层面。就课程育人而言,通过情感德育促进知、情、意、行整体统一。
-
定价:¥68 ISBN:9787305230158
-
-
-
- 教育学原理
- 靳淑梅,许红花/2020-9-1/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教材为“教育学原理”课程对应教材,是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公共核心课,也是《教育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的一门基础课程,面向所有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开设。本教材针对初高中教师资格证评定的相关标准编写,将课程内容与教师资格证“国考”内容紧密结合,旨在精炼整合课程体系,按照“一践行三学会”的师范生毕业要求,依据师范专业认证提出的“学生中心、产出导向”的理念,设计理论+实践模块,具体内容包括案例讲解、习题等。
本教材致力于帮助师范专业(初高中方向)学生完成认证,培养师范生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与教师观,提高运用
-
定价:¥55 ISBN:9787301315316
-
-
- 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版)
- 马悦,余照照 著/2020-9-1/人民邮电出版社
本书以《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基本要求》为写作纲要,结合大学生成长的任务,从大学生自身发展和实际需求出发,以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为写作目标。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自我意识培养、人格培养、大学生活适应、学习心理探索、人际关系处理、恋爱与性心理对待、情绪管理、挫折和压力应对、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等。通过本书的学习,可以帮助大学生达成在知识、技能和自我认识方面的目标,重视心理健康,培养心理保健
-
定价:¥42 ISBN:9787115543943
-
-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王刚 曹菊琴 主编/2020-9-1/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要成为全面发展、富于创新精神的新时代大学生,首先要健康的心理,这已是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的共识。因此,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老师、家长开始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已成为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一个“世纪性”的问题。当代大学生,处于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社会环境中,早早地就开始面对竞争的压力,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意识、情感和就业等问题上,都存在许多难以解决的心理问题。所以,普及心理知识,养成心理健康的科学观念,学会心理调节的基本技巧,
-
定价:¥45 ISBN:97875682898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