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价:60 元
丛书名:全国分析检测人员能力培训委员会(NTC)系列培训教材
抱歉,中国质检出版社不参与样书赠送活动!
- 作者:李冰,陆文伟 编
- 出版时间:2017/1/1
- ISBN:9787506683159
- 出 版 社:中国质检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O657.31
- 页码:253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 字数:(单位:千字)
“全国分析检测人员技术能力培训与考核体系”是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一项重点成果。该体系统一、规范了分析检测人员分析检测技术的培训与考核标准,对培养专业化人才、提高分析检测人员的技术能力和素质、确保实验室分析检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更好地推广和运行“全国分析检测人员能力培训与考核体系”,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等部门牵头成立了“全国分析检测人员能力培训委员会”(简称NTC),负责对分析检测人员技术能力的培训与考核工作,委员会秘书处统一组织了《全国分析检测人员能力培训委员会(NTC)系列培训教材》(以下简称“NTC系列培训教材”)的编写工作。NTC拥有《NTC系列培训教材》的著作权,并将其作为NTC的指定教材,将专有出版权授予中国质检出版社出版。
《NTC系列培训教材》包括ATC化学类分析测试技术、ATP物理类检测技术、ATM力学性能测试类和ATQ产品质量特性类检测技术共四类技术的培训教材,其中每项分析检测技术由基础理论知识、仪器与操作、标准方法与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四个部分组成。组成了符合体系要求、架构合理、全面的系列大型分析检测技术培训教材。《NTC系列培训教材》的出版,对统一、规范和提高NTC技术的培训内容和水平,帮助分析检测人员顺利完成相关技术的学习和考核具有重要的意义。
《ATC 017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技术》按照大纲要求,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ICP-MS的发展和仪器概况、基本原理、常规技术指标和分析方法基础知识等内容;第二部分为ICP-MS分析仪器设备与操作,主要包括ICP-MS仪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仪器日常操作流程、仪器维护和安全操作、常用试剂和标准溶液配制等;第三部分为ICP-MS标准方法和应用技术,目的是了解ICP-MS在有关领域中的应用及标准方法,掌握方法使用范围、使用要求、具体分析步骤、结果计算、操作注意事项等。第四部分是ICP-MS分析的误差统计和数据处理。
《ATC 017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技术》的编写原则是力图使本书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实用性和先进性,目的是提高我国基层从事ICP-MS分析检测人员的检测能力和水平。希望通过以本书为教材的培训或学习,让他们了解ICP-MS分析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基础理论知识,熟悉ICP-MS仪器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掌握ICP-MS仪器的实际操作能力,了解ICP-MS分析技术在相关领域的应用及发展,更好地发挥ICP-MS的作用。
本书是“全国分析检测人员能力培训委员会(NTC)”组织的系列培训教材之一。按照NTC的培训教材要求,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技术编委会首先起草并确定了《ATC017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技术考核与培训大纲》,然后按照大纲的框架编写了本教材。历经两年多的时间,在ICP-MS编委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多次对大纲和教材进行研讨修改,在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几易其稿,终于完成了本书的编写任务。
本教材的目的是提高我国基层从事ICP-MS分析检测人员的检测能力和水平,希望通过以本书为教材的培训或学习,使分析检测人员了解ICP-MS分析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基础理论知识,熟悉ICP-MS仪器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掌握ICP-MS仪器的实际操作能力,了解ICP-MS分析技术在相关领域的应用及发展,更好地发挥ICP-MS的作用。同时本教材也可作为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相关人员的参考书。为此,本书编委会兼顾普及和提高,既有长期从事该技术的教学和应用研究的专家,又有在基层实验室长期从事ICP-MS的应用研究和实际检测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检测工作者。
本教材的编写原则是力图使本书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实用性和先进性。重点介绍四极杆ICP-MS技术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和应用,但考虑到ICP-MS新仪器新技术快速更新换代,基础理论与应用也不断发展的趋势,对其他相关技术,比如扇形磁场高分辨质谱仪以及飞行时间质谱仪,碰撞反应池技术,串联质谱等也予以介绍。为了使广大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ICP-MS仪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在第1章和第2章中插入了大量图件,这些插图和文字都是陆文伟老师(上海交通大学)亲自绘制、编写和反复修改而成。
本书按照大纲要求,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ICP-MS的发展和仪器概况、基本原理、常规技术指标和分析方法基础知识等内容。第二部分为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仪器设备与操作,主要包括ICP-MS仪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仪器日常操作流程、仪器维护和安全操作、常用试剂和标准溶液配制等。第三部分为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标准方法和应用技术,目的是了解ICP-MS在有关领域中的应用及标准方法,掌握方法使用范围、使用要求、具体分析步骤、结果计算、操作注意事项等。应用领域主要包括地质、黑色和有色金属材料、环境、食品和农业、生物、石油化工、微电子工业等领域中的痕量超痕量元素分析,砷、汞、溴、碘、锡等元素的形态分析等。第四部分是ICP-MS分析的误差统计和数据处理。
本书提供了5个实用的附录资料:天然同位素表;常用同位素标准物质比值;ICP-QMS多原子离子干扰汇总表;同量异位素的数学干扰校正公式;EPA方法中用到的一些数学校正公式。
在撰写本教材的过程中,引用了大量国内外公开发表的资料,在此亦向文献的原编著者表示感谢。
本书在确定编写大纲和修改过程中得到了各方面技术专家的指导和帮助,在此谨致谢忱。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吸取了各应用领域业内专家的意见,力求使本教材能满足该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和不同仪器类型用户的培训要求,但由于该技术涉及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仪器类型及其性能在不断发展和提高,以及编者学识和能力所限,书中难免有疏漏和错误之处,敬请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基础知识
1.1 概况
1.2 ICP-MS技术基本原理
1.3 等离子体质谱仪的常规技术指标
1.4 等离子体扇形磁场质谱仪
1.5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飞行时间质谱仪
1.6 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方法
1.7 ICP-MS分析方法的质量控制
2 ICP-MS仪器设备与操作
2.1 ICP-MS仪器基本结构
2.2 ICP-MS样品分析流程
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方法标准与应用
3.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方法通则
3.2 地质样品ICP-MS分析方法与应用技术
3.3 黑色金属材料ICP-MS分析方法与应用技术
3.4 有色金属材料分析应用
3.5 环境样品中ICP-MS分析方法与应用技术
3.6 食品、农业、生物和医药样品中ICP-MS分析方法与应用技术
3.7 ICP-MS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
3.8 微电子工业ICP-MS分析方法及应用技术
3.9 元素形态分析方法与应用技术
4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
4.1 概述
4.2 ICP-MS分析的结果计算
4.3 分析结果的质量控制
4.4 ICP-MS分析结果的不确定度
附录
附录1 天然同位素表
附录2 常用同位素标准物质比值(引自Nu instrument资料)
附录3 ICP-MS多原子离子干扰汇总表
附录4 同量异位素的数学干扰校正公式(引用自Thermo Fisher iCAP Q仪器软件)
附录5 EPA方法中用到的一些数学校正公式(引用自美国EPA标准200.8,6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