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供应链管理(全国高等学校食品经济管理专业适用教材)
定 价:32 元
丛书名:
抱歉,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不参与样书赠送活动!
- 作者:何静编著
- 出版时间:2016/5/1
- ISBN:9787518408399
- 出 版 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F407.825
- 页码:218
- 纸张:
- 版次:
- 开本:16K
- 字数:(单位:千字)
《全国高等学校食品经济管理专业适用教材:食品供应链管理》分为10章,第1章对食品供应链、食品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以及国内外食品供应链的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第2~5章详细阐述了食品供应链的库存管理、采购管理、物流管理以及合作伙伴关系管理;第6~7章介绍了食品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具体阐述了食品安全信息溯源管理的内容、实施流程和实施方法;第8~9章介绍了食品供应链的风险管理,重点阐述了食品供应链安全诚信风险管理的识别、评估与控制,并对如何进行食品供应链绩效评价进行了详细介绍;第10章具体介绍了食品冷链的概念内涵以及冷链物流的规划与管理。
《全国高等学校食品经济管理专业适用教材:食品供应链管理》编辑推荐:近几年来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疯牛病、禽流感、瘦肉精、三聚氰胺、地沟油等一系列事件给社会造成巨大损失,并引发了消费者的信任危机,使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重大课题。由于食品安全隐患可能存在于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加强对食品供应链的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甚至杜绝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因此对食品供应链管理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食品供应链是一种更为复杂、涉及环节更多的特殊供应链,它不仅是一条连接供应商、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产品物料链,而且还是一条在加工、包装、储存等环节实现价值增值的增值链,食品企业通过优化食品供应链管理可以在提高食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的同时提升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何静,管理学博士,上海海洋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北达科他大学和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访问学者,中国系统工程协会理事,上海食品协会理事。曾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并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目前已在《系统工程》《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预测》等国内重要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主要著作有《供应链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理论与实验》。
1概述
1.1食品供应链概述
1.1.1食品供应链的基本概念
1.1.2食品供应链概念产生和发展的动因
1.1.3食品供应链的分类及其模型
1.2食品供应链管理概述
1.2.1食品供应链管理的发展演变过程
1.2.2食品供应链管理的特点
1.2.3食品供应链管理的目标
1.2.4食品供应链管理的运行机制
1.2.5食品供应链管理的实施步骤
1.3国内外食品供应链管理现状
1.3.1国外食品供应链管理现状
1.3.2国内食品供应链管理现状
案例供应链管理提高朝日啤酒鲜度
2食品供应链库存管理
2.1库存的基本概念
2.1.1库存的定义
2.1.2库存的分类
2.1.3库存管理的目标
2.2食品库存的管理流程
2.2.1食品入库管理
2.2.2食品在库管理
2.2.3食品出库管理
2.3食品库存控制基本方法
2.3.1定量订货法
2.3.2定期订货法
2.4供应链环境下食品库存管理策略
2.4.1供应商库存管理
2.4.2联合库存管理
2.4.3协同规划、预测和补给
2.4.4各种库存管理模式的比较
案例1家乐福生鲜食品供应链库存管理
案例2VMI库存管理策略应用
3食品供应链采购管理
3.1食品采购的概念及食品供应链采购的特点
3.1.1食品采购的概念与特点
3.1.2传统食品采购管理的特点
3.1.3供应链环境下食品采购管理的特点
3.2食品供应链采购模式
3.2.1按采购集中程度分类
3.2.2按采购的渠道分类
3.2.3按采购策略分类
3.3食品供应链采购流程
3.3.1接受采购申请
3.3.2选择供应商
3.3.3价格谈判
3.3.4签发采购订单
3.3.5跟踪订单
3.3.6到货验收入库
3.3.7支付货款
3.4食品供应链中供应商的管理
3.4.1整理食品供应商资料
3.4.2评价食品供应商
3.4.3与供应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3.4.4供应商绩效考核
3.5食品供应链采购控制
3.5.1食品的订货与补货
3.5.2食品订货量的控制
案例上海联华的食品供应链采购管理
4食品供应链物流管理
4.1食品物流管理概述
4.1.1食品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
4.1.2食品供应链环境下物流管理的特征
4.2基于食品供应链的运输管理
4.2.1运输决策的内容及影响因素
4.2.2运输网络的设计方案
4.2.3基于食品供应链的运输决策要点
阅读资料有机食品运输规范
4.3基于食品供应链的仓储管理
4.3.1仓库的重要性和类型
4.3.2食品仓库的选址原则
4.3.3食品仓库选址步骤和方法
4.3.4食品仓储管理技术规范
4.3.5准时制仓储
阅读资料冷冻、冷藏食品仓库的作业管理制度
4.4基于食品供应链的物流配送中心
4.4.1食品配送中心及其特点
4.4.2食品配送中心的作用
4.4.3食品配送中心流程管理
案例日本伊藤洋华堂公司的食品物流系统
5食品供应链合作关系管理
5.1供应链合作关系概述
5.1.1供应链合作关系的定义
5.1.2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潜在驱动力
5.1.3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产生及发展历程
5.1.4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意义
5.2食品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
5.2.1食品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建立的理论基础
5.2.2食品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的选择
5.2.3食品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
5.3食品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维护
5.3.1信任机制在食品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维护中的作用
5.3.2食品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维护的系统论思想
案例1百世物流公司与家乐氏公司的合作伙伴关系
案例2弗莱明(Fleming)公司的供应链合作关系管理
6食品供应链信息管理
6.1传统食品供应链中的信息不对称
6.1.1食品自身的特性存在信息不对称
6.1.2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6.1.3食品流通各环节间的信息不对称
6.1.4政府各管理部门之间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的不对称
6.1.5食品生产者和监管人员的信息不对称
6.2食品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
6.2.1食品供应链中信息流的特征
6.2.2食品供应链管理中各种信息系统应用的层次
6.2.3食品供应链信息系统的构成
6.3食品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技术
6.3.1电子数据交换技术
6.3.2条形码技术
6.3.3射频标签识别系统
6.3.4地理信息系统
6.3.5全球定位系统
6.3.6销售点系统
6.3.7电子订货系统
6.3.8计算机辅助订货系统
案例元盛食品企业的信息化管理
阅读资料生鲜食品电子商务
7食品供应链溯源管理
7.1食品溯源的基本内涵
7.1.1食品溯源的定义
7.1.2食品可追溯体系
7.1.3食品溯源的基本原理
7.1.4食品溯源体系实施的要点、目的和原则
7.2食品供应链溯源管理的主要内容
7.2.1产品溯源管理
7.2.2过程溯源管理
7.2.3基因溯源管理
7.2.4投入溯源管理
7.2.5疾病和害虫溯源管理
7.2.6测量溯源管理
7.3食品供应链可追溯体系的重点环节与追溯流程
7.3.1重点环节分析
7.3.2追溯流程分析
7.4食品供应链溯源管理的意义和实施难点
7.4.1食品供应链溯源管理的意义
7.4.2食品供应链溯源管理的实施难点
案例1都乐公司的生鲜农产品追溯案例
案例2冰岛水产品供应链可追溯体系的成功案例
8食品供应链风险管理
8.1食品供应链风险的识别与评估
8.1.1食品供应链风险的识别
8.1.2食品供应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8.1.3食品供应链的风险评估
8.2食品供应链风险控制
8.2.1食品供应链集成与协调控制
8.2.2食品供应链分散与集聚控制
8.2.3食品供应链网络协同控制
8.3食品供应链安全诚信风险管理
8.3.1食品供应链安全诚信风险的概念
8.3.2食品供应链安全诚信风险识别
8.3.3食品供应链安全诚信风险评估
8.3.4食品供应链安全诚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案例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乳品供应链风险控制策略
9食品供应链运行绩效评价
9.1供应链绩效评价概述
9.1.1供应链绩效评价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9.1.2供应链绩效评价应遵循的原则
9.1.3供应链绩效评价的作用
9.1.4供应链绩效评价的内容
9.2食品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9.2.1食品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9.2.2食品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
9.2.3食品供应链绩效评价的主要内容
9.2.4食品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9.3食品供应链绩效评价方法及应用实例
9.3.1供应链绩效评价方法
9.3.2食品供应链绩效评价应用实例
10冷链管理
10.1冷链的概念和内涵
10.1.1冷链的概念
10.1.2冷链系统构成要素
10.1.3冷链的温度要求
10.2国内外冷链的发展状况
10.2.1国外冷链发展状况
10.2.2国内冷链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
10.2.3我国冷链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10.3冷链的物流规划
10.3.1冷链物流的特点与规划内容
10.3.2物流服务水平的规划
10.3.3运输系统的规划
10.3.4仓储与仓库选址
10.3.5库存与供应
10.4冷链物流的质量管理
10.4.1冷链物流质量管理的内容
10.4.2HACCP在冷链物流中的应用
案例1麦当劳的冷链管理
案例2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全程冷链物流管理
参考文献
版权页:
4.3 基于食品供应链的仓储管理
仓储使得公司将采购的原材料、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和成品存储起来,从而实现对客户的快速和及时送货,带来更好的客户服务。在过去的20年里,对仓储的需要和使用已经改变。如今在许多情况下,仓储已经不是为了存放物品,而是为了进行接收、拆分、再包装,然后将零部件配送到附近的生产厂家,或是将成品送到客户那里。这些行为被统称为越库管理。在这种情况下,将仓储描述成为配送中心更准确。另外依据不同的储存目标,公司会将仓库移到更靠近供应商或者客户或者到一个更加中央的位置。因此仓库还是被广泛使用的,除了存放东西外,更重要的是向企业提供有效的吞吐能力。
4.3.1 仓库的重要性和类型
公司保有一定库存,主要是为了支持采购、生产和配送。公司订购的原材料、零部件、组装件,一般都会运到买方的工厂附近,然后根据需要最 终运到使用方的工厂。在零售体系中,仓库应该是根据地区来布局的,零售商在这里接到大量供应商的供货,然后将货物拆分并为每个零售点的订单重新组织货物,雇用运输公司将这些订货运到每家零售商那里。制造企业运送货物到地区市场时,会采用类似的配送中心,将批量的订货拆分成针对每家零售商的订货进行配送。
另一方面,公司也会经营拼货仓库,从周边地区汇总大批的零担运输业务,然后将这些货物按照整车或整集装箱运往距离这个整合仓库较远的某个工厂。整合仓库和配送仓库可以让相关公司同时享受到批量采购和批量运输的规模经济。公司可以按较低的单价进行批量购买,然后按照较低的运输价格整车运送到配送仓库或是直接到生产中心;也可以按照零担的运输价格采购并运送小批量的货物到附近的整合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