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也是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配套教材。全书主要包括教育研究的基础知识、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教育研究的基本技术、教育研究的实施过程、教育研究的成果运用五大模块的专题内容,旨在提升学习者教育研究的整体认识、研究能力和专业化水平。
陈时见,西南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副会长,教育部教育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中学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第一章 教育研究导论
第一节 教育研究的基本性质
第二节 教育研究的主要类型
第三节 教育研究的基本准则
第四节 教育研究的重点领域
理解·反思·探究
拓展阅读导航
第二章 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一节 调查研究
第二节 实验研究
第三节 个案研究
第四节 田野研究
第五节 行动研究
第六节 叙事研究
第七节 历史研究
第八节 比较研究
理解·反思·探究
拓展阅读导航
第三章 教育研究的基本技术
第一节 文献检索技术
第二节 问卷编制技术
第三节 统计分析技术
第四节 个别访谈技术
第五节 抽样调查技术
第六节 教育观察技术
第七节 资料引用技术
第八节 课题申请技术
理解·反思·探究
拓展阅读导航
第四章 教育研究的实施过程
第一节 教育研究设计
第二节 教育研究实施
第三节 教育研究总结
理解·反思·探究
拓展阅读导航
第五章 教育研究的成果运用
第一节 研究成果的评定
第二节 研究成果的保护
第三节 研究成果的转化
第四节 研究成果的推广
理解·反思·探究
拓展阅读导航
《教育研究方法(第2版)》:
因此,必须有计划地对无关变量进行控制,尽量避免各种干扰因素的影响,以保证实验结果的有效性。无关变量控制的方法通常有消除法、恒定法、平衡法、随机法、抵消法等。消除法是指排除或隔离无关变量。恒定法是尽量使无关变量恒定地作用于实验,不影响实验效果的前后比较。平衡法是指在分组比较实验中,尽量使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受到同等变化的无关变量的影响。随机法是指在选择被试、安排实验处理顺序等许多实验环节上不受实验人员主观意图的影响,而由偶然机遇来决定。抵消法是指让同样的被试先后接受几种不同的实验处理,使每一种实验处理以不同的次序出现,列成机会均等的组合,并随机分派接受各个顺序组合。
3.实验记录
实验记录是对实验中发生的相关事项进行如实记载。要根据实验研究需要,系统地记录自变量的操作情况、无关变量的控制情况、因变量的变化情况和其他相关实验情况,积累尽量详尽的原始资料。实验记录是评价实验效果、得出实验结论的重要依据。
4.实验后测
实验后测是研究者施加实验处理后,为了了解实验处理所造成的影响而就所研究的特质对被试进行的测量。实验后测的主要作用是使研究者了解实验处理之后,被试在所研究的特质上达到的水平,并以此和前测对比,得出对实验假设接受或拒绝的证据。无论何种目的的实验,后测都是不可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