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配套教学用书:中职生写作实训
定 价:24.4 元
丛书名:
- 作者:王虹 编
- 出版时间:2010/7/1
- ISBN:9787040297454
- 出 版 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G634.34
- 页码:263
- 纸张:
- 版次:1
- 开本:16开
- 字数:(单位:千字)
《中职生写作实训》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语文》(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全套教材的学生辅助用书。《中职生写作实训》根据教育部2009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编写,体例与主教材相对应,对主教材内容进行补充、强调和扩展,并注意了自身体系相对完整。
《中职生写作实训》由基础篇、应用篇、拓展篇三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各章节均包括写作基础知识、中职生优秀习作及教师点评和训练参考题。基础知识中援引恰当的范例,训练参考题以情境写作、话题写作为基本设计类型。
《中职生写作实训》可配合高教社版中职国家规划新教材《语文》各模块教学使用,也可作中职写作选修课教材,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和训练,是中职生提高写作能力的良师益友。
2009年教育部颁布《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为全国中职语文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由此,新大纲的学习和研讨、新教材的宣讲和使用普遍展开,中职语文教学有了新的起点,教学研究与改革有了新的平台。为了贯彻新大纲精神,更好地服务中职语文教学,我们在研读和使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语文》的基础上,编写了这套教学辅助学生用书——《中职生写作实训》和《中职生口语交际实训》。
我们编写这套教辅的宗旨是紧贴中职语文新大纲;紧贴中职学校普遍开设的专业,集合行业大类的共性,着重加强基础性实训;紧贴中职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能力水平,提供必需的知识与可以借鉴模仿的范本;使学生学而有用,习而有法,评而有标;并尽力实现中职语文人文濡养、自学能力培养的功能。
现就《中职生写作实训》的内容与体例特点作如下说明:
一、《中职生写作实训》的内容与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职国家规划新教材《语文》相关部分相匹配,不重复主教材内容,既对主教材起补充、扩展、强调的作用,又能够比较完整而系统地传授中职生所需的写作知识。
二、《中职生写作实训》包括“基础篇”、“应用篇”和“拓展篇”三部分。各部分突出中职生目前写作能力的薄弱项,简要说明相关知识,提供典范示例和中职生优秀习作及教师点评,并设计训练题目以进行实训指导。“基础篇”衔接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中有关写作教学的知识与能力,为中职生目前生活、学习以及未来职业的各种写作打下基础。“应用篇”和“拓展篇”对应大纲规定的所有应用文文种进行实训指导,并根据某些职业岗位需要或中职生个体发展需要适当拓展写作实训项目。
三、为了便于自学,并增强学生运用科学方法的意识,本书将大纲规定的写作文体、文种以及教材的写作知识做了整合、组合、分类等处理,使之更加符合认知规律和思维逻辑,更有利于突出写作核心能力的培养。
四、由于中职生所学专业面广,语文课程安排的时间不同,学生各人写作基础和兴趣差异大,本书的体例和内容在完整、系统的前提下尽量具有弹性。教学时文种及训练题能够选择,能够重新组合。因此本书可以配合主教材使用,也可以作相关选修课教材。学生完全可以在教师指导下自己学习,互助学习,还可以日后在职业生涯中将其作为参考资料。
写在前面的话
基础篇
第一章 写好段落
第一节 运用词语要准确得体
第二节 运用句子要通顺连贯
第三节 写段落要有中心和层次
第二章 掌握表达方式
第一节 叙述和描写
第二节 议论和抒情
第三节 说明
第四节 表达方式的综台运用
第三章 写好文章
第一节 确立主旨
第二节 选取材才料
第三节 安排结构
第四章 养成修改文章的好习惯
第一节 推敲主旨与增删材料
第二节 调整结构
第三节 修改语言与检查文面
应用篇
第一章 便条单据
第一节 便条
第二节 单据
第二章 专用书信
第一节 介绍信和证明信
第二节 感谢信和慰问信
第三节 邀请信
第四节 贺信
第五节 申请书
第六节 倡议书
第三章 启事通知
第一节 启事
第二节 通知
第四章 计划策划书
第一节 计划
第二节 策划书
第五章 总结
第六章 调查报告
第七章 说明书广告海报
第一节 说明书
第二节 广告
第三节 海报
第八章 求职信应聘信
第一节 求职信
第二节 应聘信
拓展篇
第一章 写好记叙文
第一节 主旨力求有深度
第二节 结构力求有技巧
第三节 语言力求有文采
第二章 写好说明文
第一节 抓住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第二节 安排好说明文的结构
第三节 恰当使用各种说明方法
第四节 语言要准确、简洁、通俗
第三章 写好议论文
第一节 学写立论和驳论
第二节 一事一议“小题大做”
第三节 构建文章立体层次
第四章 新闻和信息的写作
第一节 新闻
第二节 信息
第五章 学习编辑办报
第一节 策划办报
第二节 统筹编辑
第三节 精心制作
第六章 文学欣赏笔记写作
第一节 文学欣赏与写作
第二节 文学欣赏札记
第三节 读后感
第四节 文学短评
第七章 文学创作尝试
第一节 文学创作的基市特点
第二节 小说创作的初步要求
第三节 散文创作的初步要求
第四节 诗歌创作的初步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