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名家文库·中国史学的理论遗产:从过去到现在和未来的传承
定 价:90 元
丛书名:
- 作者:瞿林东 著
- 出版时间:2013/1/1
- ISBN:9787303158324
- 出 版 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K092
- 页码:604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 字数:(单位:千字)
《当代中国名家文库·中国史学的理论遗产:从过去到现在和未来的传承》通过以问题为中心的考察、以史家为对象的阐述、以著作为重点的分析三种视角,对历史悠久而连绵不绝、内容丰富而形式多样的中国史学历史作了深入的探索,涉及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的诸多问题,充分展示了积累厚重、内涵丰富和理论创造代代相承的中国史学的理论遗产,对当今中国史学的传承与创新,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
瞿林东,1937年12月生,安徽肥东人。196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本科,1967年以中国史学史专业研究生毕业于该系。现为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历史学院史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历史学的理论与中国史学史研究,著有《唐代史学论稿》《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杜佑评传》《史学志》《中国史学史纲》《中国史学通论》等10多部专书及论集;主编《中国古代历史理论》《中华大典·历史典。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分典》《20世纪中国史学发展分析》等著作;发表学术论文、评论300余篇。
上篇
史学遗产与历史学的理论和历史
一、清理史学遗产的重大意义
二、史学遗产与历史理论
三、史学遗产与史学理论
四、史学遗产与史学史
五、余论
中国史学的遗产、传统和当前发展趋势
一、中国史学的遗产
二、基本规律和优良传统
三、中国史学当前发展趋势
中国古代历史理论的特点
一、多种存在形式
二、深入探索的连续性
三、未尝离事而言理
四、名篇名著的魅力
中国古代历史理论发展大势
一、引论
二、中国古代历史理论的形成
三、中国古代历史理论的发展
四、中国古代历史理论的繁荣
天人古今与时势理道——中国古代历史观念的几个重要问题
一、关于天人关系
二、关于古今关系
三、关于时与势
四、关于理与道
历史理论的本质性变革——确立人在历史进程中的中心位置
一、《春秋》重人事
二、《史记》确立人在历史进程中的中心位置
中国古代史学理论发展大势
一、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产生:从史学意识到自觉的史学发展意识
二、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形成:系统的史学批评理论的提出
三、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发展:史学批评的繁荣和理论形式的丰富
四、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终结:批判、总结、嬗变
……
中篇
下篇
第三,关于史书的体裁、体例。《史通》以精辟地论述史书体裁、体例而享有盛誉。《序例》篇说:“夫史之有例,犹国之有法。国无法,则上下靡定;史无例,则是非莫准。”这是指出史书体例本是史家反映历史见解的一种形式。刘知幾推崇《春秋》、《左传》、范晔《后汉书》、萧子显《南齐书》的体例思想;而他的新贡献是提出了“诸史之作,不恒厥体”的理论,并通过《六家》、《二体》、《杂述》等篇,对史书体裁作了总体上的把握,论述了纪传体史书的各种体例。
第四,关于史书的文字表述。《叙事》篇较早地从审美意识提出了这个问题,“夫史之称美者,以叙事为工”。他认为“简要”是“美”与“工”的基本要求,主张“用晦”,认为:“夫能略小存大,举重明轻,一言而巨细咸该,片语而洪纤靡漏,此皆用晦之道也。”他还提出史书文字表述应采用“当时口语”,“从实而书”,以不失“天然”。同时,他也反对“虚加练饰,轻事雕彩”、“体兼赋颂,词类俳优”的文风,反对“文非文,史非史”的文字表述。
第五,关于史家作史态度。《直书》、《曲笔》两篇提出了“直书”、“曲笔”两个范畴,并作了理论上的说明,认为这是“君子之德”和“小人之道”在史学上的反映。从刘知幾所揭示出来的“直书”与“曲笔”对立的种种情况,说明它们的出现不仅有撰史者个人德行上的迥异,也有社会的原因,如皇朝的更替、政权的对峙、等级的界限、民族的隔阂等。刘知幾认为,直书才有“实录”,曲笔导致“诬书”,它们的对立从根本上决定了史书的价值和命运。
第六,关于史学的功用。《史通》讲史学功用的地方很多,如《直书》、《曲笔》、《自叙》、《史官建置》等。《辨职》篇尤为集中,提出了史学功用的三种情况:“史之为务,厥途有三焉。何则?彰善贬恶,不避强御,若晋之董狐、齐之南史,此其上也。编次勒成,郁为不朽,若鲁之丘明,汉之子长,此其次也。高才博学,名重一时,若周之史佚、楚之倚相,此其下也。苟三者并阙,复何为者哉!”刘知幾对于这三种情况的划分,明确地显示出他的史学价值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