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十二五”高等教育规划教材:社会工作概论(第2版)
定 价:27.8 元
丛书名:
- 作者:向德平 编
- 出版时间:2011/8/1
- ISBN:9787504341747
- 出 版 社: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C916
- 页码:473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2
- 开本:32开
- 字数:(单位:千字)
《面向“十二五”高等教育规划教材:社会工作概论(第2版)》注重案例选取的本土化,统计数字的时效性。力求用生动的案例说明深奥的理论,用最新的数字说明我国社会工作的现状。在修订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强调学术性,又强调可操作性。
向德平,1981年进入武汉大学学习,先后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85年参加工作,现为武汉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发展社会学,城市社会学。先后为本科生开设《社会学概论》、《社会心理学》、《发展社会学》、《城市社会学》、《社会问题》等课程,为研究生开设《社会心理学》、《发展社会学》《社会问题研究》、《社区发展研究》、《社会政策》等课程。先后出版专著《城市社会学》、《科学的社会价值》、《社会工作概论》、《社会问题》、《社会政策》、《社会学视角下的艾滋病研究》等教材、著作十余部,参与编著《现实生活中的社会学》、《社区概论》、《现代社会学理论述评》、《我国城市体育消费行为研究》等著作。先后在《人民日报》(理论版)、《光明日报》、《新华文摘》、《社会科学研究》、《武汉大学学报》、《学术论坛》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现实生活中的社会学》获湖北省社会学会优秀成果奖、武汉市社会学会优秀成果奖;《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百部名著导读》被评为第十批全国优秀畅销书(文教类)、第三届全国高校出版社优秀双效书;《我国城市体育消费行为研究》获2001年国家体育总局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
第一章 社会工作概述
第一节 社会工作的定义与要素
第二节 社会工作的领域与类型
第三节 社会工作的特征
第四节 社会工作的功能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历史与理论
第一节 社会工作的历史
第二节 我国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三章 社会工作的知识基础与价值体系
第一节 社会工作的知识基础
第二节 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四章 社会个案工作
第一节 社会个案工作的基础知识
第二节 社会个案工作的基本方法
第三节 社会个案工作在我国的实践
本章小结
本章案例
复习思考题
第五章 社会团体工作
第一节 社会团体工作的基础知识
第二节 社会团体工作的过程和技巧
第三节 社会团体工作在我国的运用
本章小结
本章案例
复习思考题
第六章 社区工作
第一节 社区工作的基础知识
第二节 社区工作的过程和技巧
第三节 社区工作在我国内地的发展
本章小结
本章案例
复习思考题
第七章 社会工作行政
第一节 社会工作行政概述
第二节 社会工作行政的内容
第三节 社会工作行政的实施模式
本章小结
本章案例
复习思考题
第八章 社会工作教育
第一节 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历史
第二节 我国社会工作教育的现状和前景
第三节 国际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趋势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九章 家庭社会工作
第一节 家庭社会工作的含义
……
第十章 学校社会工作
第十一章 妇女社会工作
第十二章 老年社会工作
第十三章 医疗社会工作
第十四章 矫治社会工作
附录
一、欧美社会工作的历史发展
社会工作最早产生于西方国家,当今社会工作的很大一部分内容最初是以慈善事业的形式出现的。西方国家早期的慈善事业主要是由教会发起和推动的。他们宣扬保护孤儿、照顾寡妇、帮助老弱病残者,这不但是教士的义务,而且是教徒们死后避免天谴,使灵魂得救的方法的宗教观念。这种宗教观念引导信徒们去从事各种各样的慈善活动。它们形成了社会工作的雏形。
从欧美社会工作的发展来看,历史上最著名的有英国伊丽莎白济贫法(1601年)、德国汉堡制(1788年)与爱尔伯福制(1852年)、慈善组织会社(1869年)、睦邻组织运动(1884年)等,它们为早期社会工作的产生奠定了重要的实践基础。从此以后,西方国家逐步建立了广泛的社会保障制度,并由此产生了近现代福利国家思想。
(一)英国伊丽莎白济贫法(1601年)
英国的工业革命,用机器替代人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带来了经济的增长和社会财富的积累,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失业、贫困和堕落,社会问题到了亟待解决的时候。英国政府和各种地方组织采取种种措施以解决现存的社会矛盾和问题,济贫事业也随之发展起来。
在英国,最初的济贫事业多是由教会举办的,但随着贫困日益严重,贫民日益增多,教会无力负担,政府逐渐重视起来。伊丽莎白女王时代,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济贫法案,其中最著名的就是1601年颁布的济贫法,通常被称为“伊丽莎白第43号法”。伊丽莎白济贫法的诞生,表明贫民救济已成为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其中一些规定和原则至今仍是许多国家公共救助立法的重要依据,因此,伊丽莎白济贫法被称为西方社会救济立法和贫民救济事业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对各国社会福利事业的制度化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