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十一五”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规划教材:大学生安全教育
定 价:28 元
丛书名:
- 作者:杨新生 著
- 出版时间:2010/8/1
- ISBN:9787111311515
- 出 版 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G641
- 页码:239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 字数:(单位:千字)
大学生安全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已明确要求各级学校要高度重视学校和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增强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安全防范技能,减少安全隐患,对于确保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生安全教育》从大学生学习安全、生活安全、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网络安全、遵纪守法、心理健康等方面,通过列举近年来在全国大学校园内发生的典型案例,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有关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旨在提高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该书集理论性、知识性、实用性于一体,说理透彻、深入浅出、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大学生安全教育》适用于本科及高职高专院校教学,也可作为广大学生的课外读物。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中华腾飞的重任。大学生的顺利成长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他们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面临学习、生活、恋爱、升学、就业等一系列的人生重大课题。但是,部分大学生疏于思想建设、品德修养,极易出现人格偏差。还有些大学生(特别是新生)虽然热情奔放、性格直率,但社会阅历简单,没有处事经验,防范能力差。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并非只闻琅琅读书声的世外桃源,社会上的各种思潮:是与非、正与误、直与曲、好与坏、善与恶,都会以各种形式在神圣的大学殿堂里折射,社会上的治安问题,也会在高校里有所反映,大学生安全问题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因此,大学生安全问题是高校发展过程中一个突出的大问题,大学生的安全是高校进行一切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大学生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安全防范技能,减少各种安全隐患,对于确保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平安、和谐是人类追求的一个美好境界,也是科学发展观所坚持的基本原则和所要达到的目标,安全工作贵在坚持,重在防范。
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和丰富的安全知识是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重要体现。为了贯彻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增强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大学生防范各类事故及抵御非法侵害的能力,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对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及教育部相关领导在全国学校安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我们针对高等学校普遍存在的治安特点和一些突出问题,组织编写了“大学生安全教育”一书。
本书从大学生学习安全、生活安全、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网络安全、遵纪守法、心理健康等方面,通过列举近年来在全国大学校园内发生的典型案例,较为全面、系统地向大学生介绍了有关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旨在提高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其顺利完成学业、走向社会提供知识保障。该书集理论性、知识性、实用性于一体,说理透彻、深入浅出、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本书编写人员对山西省高校近年来大学生的安全状况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吸取了其他省市高校安全教育的经验,同时参考了该领域的相关著作,并借鉴了国内一些网站的重要信息,在此一并感谢。
本书除绪论外,共分为七章。绪论、第一~三章由太原理工大学杨新生编写,第四、五章由太原理工大学郝小星编写,第六、七章由太原理工大学郭恒编写。杨新生设计全书框架,并统稿审阅。
由于编写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出现一些不足之处,希望读者批评指正。
前言
绪论 高校安全教育
第一节 高校发展对安全教育提出新挑战
第二节 高校安全教育要“以学生为本”
第三节 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
第一章 学习安全
第一节 军训期间的安全
第二节 运动期间的安全
第三节 实验教学期间的安全
第四节 实习期间的安全
第五节 就业中的安全
第二章 生活安全
第一节 安全饮食,防止中毒
第二节 健康生活防止酗酒
第三节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第四节 崇尚科学抵制邪教
第五节 增强法纪远离赌博
第六节 和睦友善避免纠纷
第三章 人身安全
第一节 防火灾
第二节 防交通事故
第三节 防游泳溺水
第四节 防性侵害
第五节 防滋扰
第六节 防家教伤害
第七节 校外租房安全
第四章 财产安全
第一节 防抢劫
第二节 防诈骗
第三节 防盗窃
第四节 防范敲诈勒索
第五节 抵制非法传销
第五章 网络安全
第一节 大学生网络安全基本知识
第二节 网络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危害
第三节 大学生上网时应当注意的问题
第四节 预防网络犯罪
第五节 提高大学生网络素质
第六节 警惕“网络综合症”
第六章 自觉遵纪守法预防违法犯罪
第一节 大学生违法犯罪的主要形式
第二节 大学生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
第三节 采取多种手段预防违法犯罪
第四节 国家安全知识与保密知识
第七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
第一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附录 高校安全教育与管理的法规文件
附录A 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
附录B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
附录C 国家教育委员会《高等学校校园秩序管理若干规定》
附录D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规定
附录E 教育部、公安部关于加强学校消防安工作的通知
附录F 教育部、公安部关于加强高校学生管理禁止学生参与非法传销活动的紧急通知
附录G 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切多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的意见
附录H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附录I 高等学校内部保卫工作规定(试行)
附录J 禁止传销条例
附录K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附录H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参考文献
2008年11月14日早晨6时10分许,上海商学院徐汇校区宿舍楼602女生寝室失火,过火面积达20m2左右。因室内火势过大,4名女大学生从6楼寝室阳台跳楼身亡。经查,起火原因为寝室里使用“热得快”引发电器故障并将周围可燃物引燃所致。
教育部原部长周济在2003年12月10日的讲话中指出:“提高认识,加强管理,以对学生极端负责的精神做好学校安全工作。”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而安全是培养人才的前提和保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我国高等教育的长足发展,高校承载的责任日益加重,学生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心理安全的隐患日益增多,影响大学生安全的因素越来越复杂多变,大学生的安全问题也就显得日益严重和突出。曾震惊一时的云南“马家爵事件”以及2006年2~3月华南农大的4名学生连续自杀等恶性案件的发生,其严重程度令人震惊。至于大学生一般的被偷、被骗、被抢等现象,更是举不胜举。大学生面临的安全形势严峻,高校安全教育不容忽视。我们应该怀着“安全重于泰山”的强烈责任感,认真研究当前高校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做好高校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工作。第一节 高校发展对安全教育提出新挑战
近年来,随着高等学校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结构布局的调整,校园社会化现象日趋明显,学生人身、财产受到侵害和其他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增高,给高校安全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新形势下高校安全教育工作能否得到卓有成效地开展,对于保障高校校园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乃至整个国家的长治久安都具有现实的战略意义。
一、高校规模的扩大给安全带来新的压力近几年来,我国高校规模不断扩大。建设新校区和多校区办学已成为普遍现象,有的高校包括二级学院在内,校区多达六七个。学生人数急剧增加。1999~2002年我国高校每年都是以32%的幅度扩大招生,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计划招生人数更是达到了657万人。在新形势下,高校扩大规模是必要的,顺应了国民经济的发展,顺应了日益增长的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也为高校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率、增强竞争优势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给高校的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压力。尤其是有些高校新校区建在城乡结合部,周边环境复杂,给安全管理带来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