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经理学(第5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普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定 价:56 元
丛书名:
抱歉,中国林业出版社不参与样书赠送活动!
- 作者:孙玉军
- 出版时间:2023/12/1
- ISBN:9787521924749
- 出 版 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S757
- 页码:318
- 纸张:
- 版次:5
- 开本:16开
- 字数:(单位:千字)
森林经理学(第5版)在
继承森林经理学经典内容的
同时,也充分吸纳了国内外
森林经理领域最新的理论技
术和研究成果,在各章的主
要内容中都增加或更新了实
际应用的案例,理论与实践
相结合,便于读者理解和掌
握。本教材共10章,主要内
容包括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
、森林的理想结构、森林成
熟与经营周期、森林区划与
组织经营单位、森林调查、
森林收获调整、森林资源评
价、森林经营方案和森林经
营决策等。
本教材可以作为林学类
、林业经济等专业的教科书
,也可以作为相关专业的科
研、管理和生产人员的参考
书。
序
前言
1 绪论
1.1 森林经理学概述
1.1.1 森林经理学的概念
1.1.2 森林经理学的目的
1.1.3 森林经理学的内容和任务
1.2 森林经理学的形成过程
1.2.1 森林经理学形成的历史背景
1.2.2 森林经理学的必要性
1.2.3 森林经理学的发展阶段
1.3 森林经理学的发展趋势
1.3.1 森林经营理论与技术
1.3.2 森林资源监测
1.3.3 森林经营规划与决策支持
1.3.4 森林生长收获模型
2 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
2.1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概念和内涵
2.1.1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概念
2.1.2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内涵
2.2 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的形成
2.2.1 森林永续利用概念
2.2.2 实现森林永续利用的条件
2.2.3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理论及特点
2.3 森林可持续经营原则
2.3.1 不同时期森林经理的指导原则
2.3.2 森林经理指导原则的演变
2.3.3 森林可持续经营成为森林经理的核心指导原则
2.4 中国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应用与实践
2.4.1 森林可持续经营实践
2.4.2 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示范
2.4.3 典型案例分析
3 森林的理想结构
3.1 同龄林理想结构
3.1.1 法正林
3.1.2 完全调整林
3.1.3 广义法正林
3.2 异龄林理想结构
3.2.1 异龄林的年龄结构
3.2.2 异龄林的直径结构
3.2.3 异龄林的树种结构
3.2.4 异龄林的蓄积量结构
3.3 林分空间结构
3.3.1 林分空间结构的概念
3.3.2 理想的林分空间结构
4 森林成熟与经营周期
4.1 森林成熟
4.1.1 数量成熟
4.1.2 工艺成熟
4.1.3 自然成熟
4.1.4 经济成熟
4.1.5 防护成热
4.1.6 更新成熟
4.1.7 竹林成熟
4.2 轮伐期
4.2.1 轮伐期的概念
4.2.2 轮伐期的作用
4.2.3 轮伐期的确定依据
4.2.4 轮伐期的计算
4.3 择伐周期
4.3.1 择伐周期的概念
4.3.2 择伐周期的确定方法
4.3.3 影响择伐周期的因素
5 森林区划与组织经营单位
5.1 区划概述
5.1.1 区划的概念
5.1.2 区划的种类
5.1.3 林业区划
5.2 森林区划
5.2.1 森林区划概述
5.2.2 林业局区划
5.2.3 林场区划
5.2.4 营林区区划
5.2.5 林班区划
5.2.6 小班区划
5.3 森林经营单位的组织
5.3.1 经营区(林种区)
5.3.2 森林经营类型(作业级)
5.3.3 经营小班
5.4 森林经营措施类型
5.4.1 森林经营措施类型概述
5.4.2 森林经营措施类型划分
6 森林调查
6.1 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
6.1.1 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概述
6.1.2 调查原理与抽样设计
6.1.3 调查内容和内业统计
6.1.4 双重回归抽样调查
6.1.5 联合抽样估计调查
6.2 森林经理调查
6.2.1 森林经理调查概述
6.2.2 林业生产条件调查
6.2.3 小班调查
6.2.4 林业专业调查
6.3 作业设计调查
6.3.1 作业设计调查概述
6.3.2 作业设计调查类型与内容
6.3.3 作业设计调查方法
7 森林收获调整
7.1 森林采伐量
7.1.1 森林采伐量的概念与意义
7.1.2 确定森林采伐量的程序与原则
7.1.3 主伐采伐量
7.1.4 间伐采伐量
7.1.5 补充主伐采伐量
7.1.6 竹林采伐量
7.2 收获调整的方法
7.2.1 同龄林的收获调整
7.2.2 异龄林的收获调整
7.2.3 林分空间结构的调整
8 森林资源评价
8.1 林地评价
8.1.1 林地评价的含义与作用
8.1.2 林地评价方法
8.1.3 林地评价案例
8.2 林木评价
8.2.1 林木评价的含义与作用
8.2.2 林木评价方法
8.2.3 林木评价案例
8.3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
8.3.1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的含义与作用
8.3.2 水源涵养功能评价
8.3.3 水土保持功能评价
8.3.4 森林碳汇功能评价
8.3.5 森林游憩功能评价
9 森林经营方案
9.1 森林经营方案概述
9.1.1 森林经营方案的概念和目的
9.1.2 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原则和依据
9.1.3 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周期和要求
9.1.4 森林经营方案的性质和地位
9.2 森林经营方案编制
9.2.1 编案单位和程序
9.2.2 编案深度和广度
9.2.3 编案技术要点
9.2.4 编案方法
9.3 森林经营方案实施评估与调整修订
9.3.1 方案实施与评估
9.3.2 方案调整与修订
9.4 森林经营方案实例与分析
9.4.1 国有林森林经营方案
9.4.2 集体林森林经营方案
9.4.3 简明森林经营方案
10 森林经营决策
10.1 线性规划及其应用
10.1.1 线性规划问题及其数学模型
10.1.2 线性规划问题求解方法
10.1.3 线性规划在森林收获调整中的应用
10.2 动态规划及其应用
10.2.1 动态规划问题及其数学模型
10.2.2 动态规划问题求解方法
10.2.3 动态规划在森林收获调整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