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类专业及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借鉴兄弟院校物理实验教学内容和课程改革体系成果,结合一线教师多年的物理实验教学经验编写而成。全书共精选了包含力学、热学、光学和电磁学的38个实验,内容安排上打破了传统的按照力、热、光、电层次教学的模式,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由基础性实验到综合性实验再到设计性实验的模式,强调分层次教学,同时增加了锻炼实验故障排除能力的教学内容,使学生逐步学会如何选题、选配实验器材,直到能独立进行实验设计和开展简单的具有研究性内容的实验工作,逐步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及创新能力。
李微,渤海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硕士生指导教师,女,满族,1979年2月生,中共党员,副教授,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学位。2006年7月至今就职于渤海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担任物理实验教研室主任。2016年5月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理论物理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 近年来,主要从事宇宙学及引力理论、物理实验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编本科教材1部;参编学术专著2部;主持校级教改立项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青年基金3项、辽宁省教育厅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被SCI检索4篇);指导学生参加物理实验赛事、创新创业赛事等10余项。主讲课程:《大学物理学》《大学物理实验》《普通物理实验》等本科课程及《高等统计物理》《文献阅读》等研究生课程。
绪 论1一、普通物理实验的教学目的1二、普通物理实验的基本程序1三、普通物理实验的课堂要求3第一章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5第一节 测量与误差5第二节 不确定度和测量结果的表示9第三节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16第四节 实验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20第二章 基础性实验33实验一 长度测量33实验二 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44实验三 天平测密度49实验四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54实验五 测声速60实验六 测量薄透镜焦距70实验七 牛顿环测量平凸透镜的曲率半径76实验八 分光计的调节及使用83实验九 电磁学实验基本知识95实验十 示波器的使用103实验十一 静电场的描绘113实验十二 磁场的描绘119第三章 综合性实验124实验一 金属线胀系数的测量124实验二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130实验三 霍尔位置传感器测量杨氏模量135实验四 落球法测量液体的粘滞系数142实验六 热敏电阻温度特性的研究153实验七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及使用157实验八 透射光栅测定光波波长166实验九 衍射实验173实验十 光的偏振特性研究178实验十一 用惠斯通电桥测电阻186实验十二 伏安法测电阻193实验十三 霍耳效应200实验十四 用箱式电位差计校准电表208实验十五 RLC电路稳态特性研究215实验十六 密立根油滴测量电子电量221实验十七 制流电路与分压电路特性研究233第四章 设计性实验242实验一 音叉声场的研究242实验二 测定锌粒的密度243实验三 气垫导轨上测重力加速度方法比较研究244实验四 测量焦距方法比较245实验五 组合透镜247实验六 光电器件物理特性的研究250实验七 电压表测电阻251实验八 电桥法测量交流信号源的频率253实验九 非线性电阻的测量254附录1 大学物理实验常用数据255附录2 实验报告表格259参考文献 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