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统介绍了创意与概念、技术与智造、社会与文化、审美与感官、市场与商业等理论和方法,使读者掌握如何进行创新设计,如何转化合适的科技成果并创造出新产品。它通过案例分析和访谈分享,帮助读者理解创新设计发展趋势,培养创新创业者的核心竞争力。本书注重知识讲解与应用需求相结合,精选了一些知名公司和高校的创新设计案例,并以精美的图片和视频配合文字叙述,有助于读者学习理解。为了配合教学和学习,书中设置了讨论题。
周磊晶,浙江大学软件学院信息产品设计系教师,硕士生导师,曾在英国、荷兰、新加坡有多年留学经历,研究方向人机交互和设计教育。获具有设计界奥斯卡奖美誉的红点设计奖和IF设计奖10余项,发表国际期刊和论文近10篇,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和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作为核心人员参与组织世界工业设计大会、世界生态设计大会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生态设计领军班。承担浙江大学软件学院信息产品设计系的专业课,广受好评,学生课程成果屡获红点设计奖、IF设计奖,并在CHI和Ubicomp等顶会上发表。
目?录
第1章
创新设计绪论001
1.1?创新设计概论001
1.1.1?工业设计的定义002
1.1.2?创新设计的定义003
1.1.3?创新设计的特征003
1.1.4?创新设计的价值004
1.1.5?创新设计的竞争力004
1.2?创新设计教育004
1.2.1?创新设计学科005
1.2.2?创新设计课程006
1.3?全球专家谈创新设计教育007
第2章
设计激发创意灵感012
2.1?设计界的奥斯卡奖012
2.1.1?关注生活细节013
2.1.2?探索特殊材料014
2.1.3?运用巧妙结构015
2.1.4?整合创新设计017
2.1.5?关爱弱势人群018
2.1.6?关注全球趋势020
2.2?人机交互顶级会议022
2.2.1?研究成果022
2.2.2?研究热点022
2.3?国际设计周024
2.3.1?米兰设计周024
2.3.2?荷兰设计周025
2.4?头脑风暴026
2.4.1?头脑风暴原则027
2.4.2?头脑风暴流程027
2.4.3?头脑风暴技巧028
2.4.4?头脑风暴评估028
2.5?创意思维方法029
2.5.1?六顶思考帽029
2.5.2?KJ法030
2.5.3?创意思维卡片法031
2.5.4?看科幻电影031
第3章
设计满足用户需求033
3.1?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033
3.1.1?以用户为中心的重要性034
3.1.2?以用户为中心的研究方法035
3.1.3?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法038
3.2?用户体验设计041
3.2.1?概念与发展041
3.2.2?用户体验十大设计原则042
3.2.3?用户体验五层次044
3.2.4?产品设计五层次045
3.2.5?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用户体验产业分会专访046
3.3?服务设计048
3.3.1?服务设计五大原则048
3.3.2?触点设计049
3.3.3?服务设计方法050
3.4?数据驱动的服务设计052
3.4.1?服务设计的关键点052
3.4.2?大数据服务设计案例052
3.4.3?新时代新场景054
3.4.4?国际服务设计联盟专访054
第4章
设计提升美感体验057
4.1?设计风格057
4.1.1?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057
4.1.2?现代主义设计058
4.1.3?后现代主义设计059
4.2?形式美感设计方法061
4.2.1?三大构成061
4.2.2?形式美法则062
4.2.3?情绪板063
4.3?信息可视化063
4.3.1?信息图064
4.3.2?交互式信息图065
4.4?多感官体验设计066
4.4.1?视觉067
4.4.2?听觉067
4.4.3?触觉068
4.4.4?嗅觉068
4.4.5?味觉069
4.5?情感化设计070
4.5.1?本能层070
4.5.2?行为层071
4.5.3?反思层071
4.6?游戏设计072
4.6.1?游戏分类和游戏机制072
4.6.2?游戏化设计074
4.6.3?腾讯游戏专访075
第5章
设计推动科技转化078
5.1?智能材料078
5.1.1?智能变色材料079
5.1.2?形状记忆材料080
5.1.3?电子信息智能材料081
5.1.4?CMU变形物质实验室专访083
5.2?物联网设计084
5.2.1?5G生活085
5.2.2?智能家居085
5.2.3?智慧城市086
5.3?Arduino和3D打印086
5.3.1?Arduino087
5.3.2?3D打印088
5.4?扩展现实设计090
5.4.1?虚拟现实(VR)090
5.4.2?增强现实(AR)090
5.4.3?混合现实(MR)091
5.4.4?扩展现实(XR)091
5.5?人工智能设计093
5.5.1?降低设计门槛094
5.5.2?驱动情感化设计095
5.5.3?影响时尚设计095
5.6?科技设计提升产业升级096
5.6.1?政策扶持096
5.6.2?设计案例096
5.6.3?科技设计097
第6章
设计展现文化魅力098
6.1?中国古代设计思想098
6.1.1?考工记099
6.1.2?天工开物100
6.1.3?中国传统造物观102
6.2?IP多元转化104
6.2.1?博物馆IP104
6.2.2?国货IP106
6.3?非遗保护和设计107
6.3.1?刺绣设计107
6.3.2?二十四节气设计108
6.3.3?新技术助力非遗传承108
6.3.4?开物成务专访109
6.4?清明上河图数码艺术展专访111
6.4.1?清明上河图数码艺术展111
6.4.2?策展人专访112
6.5?文创产品设计115
6.5.1?文化视觉形象的应用115
6.5.2?产品功能的文化构成115
6.5.3?文化元素的意象性表达116
第7章
设计赋能商业价值119
7.1?品牌设计120
7.1.1?标志设计120
7.1.2?包装设计122
7.1.3?广告设计122
7.1.4?形象设计123
7.2?商业模式创新123
7.2.1?共享经济模式124
7.2.2?O2O商业模式124
7.2.3?宜家“一体化品牌”模式124
7.3?商业设计方法126
7.3.1?SET分析法126
7.3.2?3C分析法127
7.3.3?波特五力模型127
7.3.4?SWOT分析法128
7.3.5?产品定位图分析法128
7.3.6?4P营销法130
7.3.7?4C营销法131
7.3.8?商业模式画布131
7.4?设计管理135
7.4.1?自主创新的管理模式136
7.4.2?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136
7.4.3?众包机制137
7.5?创新管理案例137
7.5.1?梦想小镇创新创业专访137
7.5.2?创新管理专访140
第8章
设计促进社会创新144
8.1?社会创新设计144
8.1.1?因地制宜145
8.1.2?社会资源再利用146
8.1.3?人人都能参与147
8.1.4?赋能品牌价值148
8.2?DESIS网络149
8.2.1?愿景149
8.2.2?目标149
8.2.3?运作150
8.3?设计扶贫151
8.3.1?设计扶贫十大模式151
8.3.2?设计扶贫研究院专访153
8.4?为老龄化社会设计155
8.4.1?可持续的养老模式156
8.4.2?康养小镇156
8.4.3?关注老年人生活细节157
8.5?生态设计158
8.5.1?材料再设计158
8.5.2?生命周期评价161
8.5.3?生态设计小镇专访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