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价:69 元
丛书名:
抱歉,本教材暂不参与当前样书赠送活动!
- 作者:冯兆忠
- 出版时间:2025/6/1
- ISBN:9787030825407
- 出 版 社:科学出版社
适用读者:生态学、地理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林学、农学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生态学及相关专业人员
- 中图法分类:Q14-45
- 页码:231
- 纸张:
- 版次:1
- 开本:32
- 字数:180(单位:千字)
本书是一本结合理论、技术和实践的实习教材,围绕庐山实习区展开案例分析,详细介绍了生态学野外实习的基本操作流程,以及各类环境因子、植物、动物、土壤等方面的实习调查与分析技巧。具体内容包括实习前的准备工作、气象因子的观测、植物物种识别、植物功能性状调查、植物群落基本特征调查和动物多样性调查,以及土壤、土壤动物、森林水文、涡度通量测量等多个生态学领域的实际调查技术与数据分析方法。此外,书中还介绍了现代技术如无人机在生态调查中的应用,加深学生对新兴技术在生态学研究中应用的理解。每章均精心设计了野外实习试验,进一步丰富实习课程的内容。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1) 2001-09 至 2004-06,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生态学, 博士
(2) 1998-09 至 2001-07, 兰州大学, 生态学, 硕士
(3) 1994-09 至 1998-07, 曲阜师范大学,化学教育,学士(1) 2019-01 至今,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生态与应用气象学院, 教授
(2) 2013-03 至 2018-12,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研究员
(3) 2011-03 至 2013-02,瑞典哥德堡大学,植物环境系,研究员
(4) 2009-04 至 2011-02,东京大学,农学院,日本文部省JSPS特别研究员以第一作者出版中文专著/教材4部,英文专著章节4章。入选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布了第四版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1]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副主编
[2] 《环境生态学》副主编
[3]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编委
[4] 《Ecosystem Health & Sustainability》编委
[5]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Meteorology》编委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
1.1 开展野外实习的必要性 1
1.2 实习准备 2
1.2.1 实习动员大会 2
1.2.2 实习材料的准备 2
1.3 实习要求 4
1.4 实习规范 5
第2章 实习区庐山介绍 6
2.1 地理环境 6
2.2 自然资源 7
2.3 人文历史 12
第3章 气象因子测定 15
3.1 气象因子观测目的及其生态意义 16
3.2 气象因子主要观测设备及使用方法 17
3.2.1 光合有效辐射 17
3.2.2 空气温度和湿度 18
3.2.3 降水 20
3.2.4 风 21
3.2.5 自动监测仪器 23
3.3 气象因子观察和分析 24
3.3.1 不同海拔和不同生境下气象因子差异对比 24
3.3.2 气象因子周期性日变化观测 25
第4章 植物物种识别与调查分析 27
4.1 植物形态识别与描述 27
4.1.1 叶的识别 28
4.1.2 茎的识别 30
4.1.3 根的识别 31
4.1.4 花的识别 32
4.1.5 果实的识别 35
4.2 植物标本采集和制作 35
4.2.1 工具准备 36
4.2.2 标本采集 36
4.2.3 数据记录 38
4.2.4 标本压制 39
4.2.5 标本装订 41
4.3 植物鉴定方法 43
4.3.1 专业软件 43
4.3.2 植物分类检索表 43
4.4 实习内容 45
4.4.1 庐山植物物种多样性调查 45
4.4.2 庐山常见植物科、属识别要点分析 46
4.4.3 庐山植物腊叶标本制作 46
第5章 植物功能性状调查分析 48
5.1 典型且易测的植物功能性状 48
5.2 测定原理与方法 49
5.2.1 叶绿素含量 49
5.2.2 叶面积指数 51
5.2.3 植物比叶面积 51
5.3 实习内容 52
5.3.1 庐山不同海拔典型生态系统植物功能
性状的测定 52
5.3.2 比较庐山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林不同叶片性状 53
第6章 植物群落基本特征调查与分析 56
6.1 植物群落基本特征 56
6.1.1 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 56
6.1.2 群落的结构与动态 58
6.1.3 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 61
6.2 植物群落物种组成与多样性调查方法 62
6.2.1 仪器与用具 62
6.2.2 方法与步骤 63
6.3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66
6.3.1 群落的物种数与物种组成分析 66
6.3.2 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 67
6.3.3 不同植被层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68
6.4 庐山植物群落基本特征调查与分析 69
第7章 动物多样性调查与分析 72
7.1 动物多样性野外实习常用工具、设备与方法 72
7.2 蠕形动物和软体动物多样性调查与分析 75
7.3 节肢动物多样性与分布格局调查 78
7.4 鱼类多样性调查与生态环境监测 86
7.5 两栖动物与爬行动物多样性调查 88
7.5.1 样线法 90
7.5.2 陷阱法 91
7.5.3 人工庇护法 93
7.5.4 掩蔽物法 94
7.5.5 走访调查法 95
7.6 鸟类多样性调查与观测 95
7.6.1 历史资料收集与整理 96
7.6.2 样线法观测 96
7.6.3 样点法观测 96
7.6.4 分区直数法 97
7.6.5 网捕法 98
7.6.6 红外相机自动拍摄法 98
7.7 兽类多样性调查与监测 98
7.7.1 红外相机自动拍摄法 99
7.7.2 笼捕法和铗日法 100
7.7.3 网捕法 101
7.8 动物多样性调查实习案例 102
7.8.1 调查样点、样线布设 102
7.8.2 调查方法与数据收集 105
7.8.3 数据处理与分析 106
7.8.4 调查报告撰写 106
第8章 土壤地理学 108
8.1 土壤地理学野外实习目的与意义 109
8.2 土壤地理学野外实习准备工作 110
8.2.1 地形图准备 110
8.2.2 资料准备 111
8.2.3 物品准备 112
8.3 土壤野外调查选线 112
8.3.1 山区土壤路线调查选线 112
8.3.2 平原区选线 113
8.4 土壤剖面的设置与挖掘 114
8.4.1 土壤剖面的设置 114
8.4.2 土壤剖面的挖掘 117
8.5 剖面的观察和描述 118
8.5.1 土壤发生层次的划分 119
8.5.2 土壤发生层次的命名 119
8.5.3 剖面形态的记述 120
8.5.4 土壤化学性质速测 122
8.6 土壤样品及纸盒标本的采集 123
8.7 不同类型土壤剖面特征比较与分析 124
8.7.1 不同海拔梯度土壤剖面特征比较 124
8.7.2 坡向对山地土壤形成的影响 125
第9章 土壤动物调查 126
9.1 土壤动物调查方法 126
9.2 典型土壤动物的观测与识别 129
9.2.1 蚯蚓 129
9.2.2 白蚁 130
9.2.3 蚂蚁 132
9.2.4 双翅目幼虫 132
9.2.5 甲虫 133
9.2.6 甲螨 134
9.3 土壤动物多度的观测与分析 135
9.3.1 目的与意义 135
9.3.2 实习内容 135
第10章 森林水文过程调查 138
10.1 森林生态系统蒸散量观测 138
10.1.1 树干液流量 139
10.1.2 林分蒸散量 142
10.2 森林生态系统水量空间分配格局观测 145
10.2.1 大气降水过程 146
10.2.2 林冠截留过程 147
10.2.3 树干茎流 148
10.2.4 枯落物层截留 149
10.2.5 地表径流过程 150
10.2.6 土壤水分 151
10.3 森林水文过程实习 153
10.3.1 不同林分类型林冠雨截留量的测定 153
10.3.2 枯枝落叶层持水量的测定 154
第11章 涡度通量观测与数据分析 157
11.1 涡度相关通量观测技术概述 157
11.2 通量数据的观测方法 159
11.2.1 观测系统及其基本要求 159
11.2.2 涡度通量的测定及其关键设备 161
11.3 通量数据的计算、校准与分析评价 163
11.3.1 数据采集装置和方法 163
11.3.2 通量数据处理的一般流程 164
11.3.3 数据校正与分析 165
11.3.4 能量平衡闭合评价 166
11.4 涡度通量数据处理和分析实习 167
11.4.1 气象因子对生态系统碳通量的影响分析 167
11.4.2 比较不同生态系统碳通量的差异 170
第12章 无人机在生态调查中的应用 172
12.1 无人机的飞行准备 175
12.2 调查区植被指数反演 178
12.3 调查区植被高度模型重建 179
12.4 无人机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实习 181
12.4.1 不同海拔梯度植被覆盖度比较分析 181
12.4.2 不同植被指数和冠层高度差异比较 182
参考文献 184
附录 庐山野外实习常见植物物种 185
附录一 蕨类植物 191
附录二 裸子植物 194
附录三 被子植物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