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价:55 元
丛书名:
抱歉,电子工业出版社不参与样书赠送活动!
- 作者:王海燕
- 出版时间:2025/4/1
- ISBN:9787121502019
- 出 版 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适用读者:本书可以作为质量管理工程、工业工程、计量检测分析等专业学生的教材,也可以作为质量管理研究等相关人员的工作参考书。
- 中图法分类:TB9
- 页码:276
- 纸张:
- 版次:01
- 开本:16开
- 字数:441.600006103516(单位:千字)
本书编写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注重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的系统阐述,也注重动手实践和应用技巧的细致讲解。全书理论原理阐述清晰、易懂,案例和例题设置科学、实用,内容体系新颖、独特。同时,每章内容均配有习题以供练习,有利于学生边学习理解、边研究思考、边实践改进。本书内容包括基本概念与相关术语,计量与测量数理工具、计量与测量可靠性评估,光学、电化学、分离学、质谱学、磁学等计量与测量。本书可以作为质量管理工程、工业工程、计量检测分析等专业学生的教材,也可以作为质量管理研究等相关人员的工作参考书。
王海燕,浙江工商大学硕士生导师、教授,浙江食药质量安全工程研究院院长,长期从事质量相关领域的科研与教学工作,具有丰厚的行业领域科研、教学积累。
第1章 基本概念与相关术语
1.1 质量计量与测量
1.1.1 定义
1.1.2 质量、计量与测量的关系
1.2 量和单位
1.2.1 量
1.2.2 单位
1.3 计量
1.3.1 相关定义
1.3.2 计量检定与计量校准
1.4 计量器具及其特征
1.4.1 计量器具
1.4.2 计量器具的特征
1.5 计量基准
1.5.1 定义
1.5.2 计量基准的分类
1.5.3 计量基准的地位和作用
1.6 计量标准
1.6.1 定义
1.6.2 计量标准的地位和作用
1.6.3 计量标准的分级和应用
1.6.4 计量标准的建立和使用
1.6.5 计量标准的考核和复查
1.7 计量法规
1.7.1 相关概念
1.7.2 计量法规体系
1.7.3 计量法规内容
1.7.4 计量监督
1.7.5 计量法律责任
1.8 标准物质
1.8.1 定义
1.8.2 标准物质的特点
1.8.3 标准物质的分级
1.8.4 标准物质的作用
1.8.5 标准物质的种类
1.9 量值传递与量值溯源
1.9.1 量值传递
1.9.2 量值溯源
1.9.3 量值传递与量值溯源的区别
1.9.4 量值传递和量值溯源的必要性
1.10 测量与测量仪器
1.10.1 测量
1.10.2 测试
1.10.3 被测量
1.10.4 影响量
1.10.5 测量仪器
1.11 测量结果与测量标准
1.11.1 测量结果
1.11.2 示值
1.11.3 测量方法
1.11.4 测量误差
1.11.5 测量重复性
1.11.6 测量复现性
1.11.7 测量准确度
1.11.8 测量标准
第2章 计量与测量数理工具
2.1 数值修约规则
2.1.1 定义
2.1.2 确定修约位数的表达方式
2.2 随机变量与概率分布
2.2.1 随机变量
2.2.2 概率分布
2.3 随机抽样与统计推断
2.3.1 随机样本
2.3.2 抽样分布
2.4 常用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与其数字特征
2.4.1 常用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2.4.2 数字特征
2.4.3 基于概率论的相关理论
2.5 计量、测量的常用理论和方法
2.5.1 传统测量方法
2.5.2 化学计量学方法
第3章 计量与测量可靠性评估
3.1 可靠性的基本概念与内涵
3.1.1 概念
3.1.2 可靠性的分类
3.2 可靠性设计、分析方法
3.2.1 可靠性设计
3.2.2 可靠性分析方法
3.3 测量可靠性
3.3.1 测量可靠性的内涵
3.3.2 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第4章 光学计量与测量
4.1 光谱法基础知识
4.1.1 光谱法和光谱
4.1.2 光谱原理
4.1.3 光谱测量
4.2 原子发射光谱
4.2.1 形成机理
4.2.2 原子发射光谱的应用
4.3 原子吸收光谱
4.3.1 形成机理
4.3.2 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典型结构
4.4 原子荧光光谱
4.4.1 形成机理
4.4.2 原子荧光光谱仪的典型结构
4.5 紫外-可见光谱
4.5.1 基本概念
4.5.2 形成机理
4.5.3 影响紫外-可见光谱的因素
4.5.4 紫外-可见光谱仪的典型结构
4.6 分子发光光谱
4.6.1 形成机理
4.6.2 分子发光光谱仪的典型结构
4.7 红外光谱
4.7.1 形成机理
4.7.2 红外光谱仪的典型结构
4.8 拉曼光谱
4.8.1 基本原理
4.8.2 拉曼光谱的应用
4.9 光学计量
4.9.1 光度学
4.9.2 辐射度学
4.9.3 色度学
4.10 光学测量
4.10.1 基本概念
4.10.2 光谱测量方法
4.10.3 光谱不确定度
第5章 电化学计量与测量
5.1 电化学起源和发展
5.2 电位分析法
5.2.1 基本术语
5.2.2 电位分析法的基本应用
5.3 伏安法
5.3.1 线性扫描伏安法
5.3.2 循环伏安法
5.3.3 其他伏安法
5.3.4 伏安法的应用
5.4 电解与库伦分析法
5.4.1 电解池的原理
5.4.2 电解工业
5.4.3 库仑分析法
5.5 电化学的重要应用
5.5.1 电化学能源
5.5.2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5.6 电化学测量
5.6.1 测量体系
5.6.2 测量仪器
5.6.3 电化学工作站
5.6.4 电化学实验操作
5.6.5 定性测量
5.6.6 定量测量
5.6.7 电化学测量不确定度
5.7 电化学计量
5.7.1 电化学计量仪器
5.7.2 电化学计量检定和校准
5.7.3 电化学计量标准
5.7.4 电化学计量仪器的发展趋势
第6章 分离学计量与测量
6.1 色谱法基础知识
6.1.1 色谱法的基本原理
6.1.2 色谱法的分类
6.1.3 色谱分离的基本理论
6.2 气相色谱
6.2.1 气相色谱的基本原理
6.2.2 气相色谱仪的组成
6.2.3 气相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
6.2.4 气相色谱辅助技术
6.3 液相色谱
6.3.1 液相色谱的基本理论
6.3.2 液相色谱的分离模式
6.3.3 液相色谱仪的组成
6.3.4 梯度洗脱
6.4 超临界流体色谱
6.4.1 超临界流体色谱原理
6.4.2 SFC色谱仪
6.4.3 流动相和固定相
6.5 毛细管电泳
6.5.1 毛细管电泳的分离基本原理
6.5.2 毛细管电泳的基本装置
6.5.3 毛细管电泳主要的分离模式
6.6 固相萃取
6.6.1 固相萃取的基本原理
6.6.2 固相萃取装置
6.6.3 固相萃取的基本步骤
6.6.4 常用的吸附剂
6.7 分离学计量
6.7.1 气相色谱仪的计量
6.7.2 液相色谱仪的计量
6.7.3 毛细管电泳仪的计量
6.8 分离学测量
6.8.1 样品的制备
6.8.2 色谱分离测量的定量方法
6.8.3 定量方法评价
6.9 分离技术应用实例
第7章 质谱学计量与测量
7.1 质谱学基础知识
7.1.1 质谱学的历史发展
7.1.2 质谱仪的基本原理及结构
7.1.3 质谱仪的性能指标
7.1.4 质谱图
7.1.5 质谱法的特点
7.2 原子质谱法
7.2.1 基本原理和质谱仪
7.2.2 原子质谱法的应用——ICP-MS的应用
7.3 分子质谱法
7.4 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
7.5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MALDI-TOF-MS)
7.5.1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源
7.5.2 飞行时间质量分析器
7.5.3 应用与进展
7.6 质谱联用技术
7.6.1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7.6.2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
7.6.3 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CE-MS)
7.6.4 MS-MS串联质谱
7.6.5 微流控芯片-质谱仪联用
7.7 质谱计量
7.8 质谱测量
7.8.1 定性分析
7.8.2 定量分析
7.9 质谱技术应用实例
第8章 磁学计量与测量
8.1 磁学基础知识
8.1.1 磁场
8.1.2 基本磁参量
8.1.3 电磁感应
8.2 核磁共振
8.2.1 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
8.2.2 核磁共振成像
8.2.3 核磁共振的应用
8.2.4 核磁共振磁强计
8.2.5 核磁共振测量不确定度
8.3 磁学计量
8.3.1 磁学计量单位的复现
8.3.2 磁场线圈
8.3.3 磁参量单位及单位换算
8.4 磁学测量
8.4.1 冲击法
8.4.2 转动线圈法和振动线圈法
8.4.3 磁通门磁强计
8.4.4 电磁流量计的测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