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价:48 元
丛书名:
- 作者:高利斌 主编
- 出版时间:2025/3/1
- ISBN:9787122468130
- 出 版 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适用读者:本书以高等学校本科和高等职业教育化学、化工类专业学生为主要读者对象,也可以作为其他非机械类理工科专业学生的教材和参考书,还可供相关专业从业者参考。
- 中图法分类:TQ050.2
- 页码:213
- 纸张:
- 版次:01
- 开本:16开
- 字数:(单位:千字)
本书根据编者多年化工制图教学经验编撰,以少课时,重基础为原则,注重对学生机械制图基础知识的培养,夯实学生制图基本功,以满足其进一步学习不同化工领域专业制图知识的需要。在知识体系构建过程中,着力挖掘知识之间的逻辑关联性以构建课程知识体系,以期给读者呈现一个知识完整、逻辑严谨的知识体系,打破通常化工制图教材编撰时内容条块分割、知识点碎片化的不足。此外,在内容编撰和语言组织时,根据教学中学生学习反馈,充分考虑学生学习难点和困惑,本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原则,力图使学生通过本书学习化工制图基础知识时变得容易并能激起学习兴趣。
本书可用作化工类、材料类、生物工程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化工行业人员参考使用。
高利斌,云南民族大学,副教授,毕业于北京工商大学材料系材料加工工程专业,于2006年进入云南民族大学任教,长期从事《化工制图基础》、《机械制图与CAD》、《环境工程制图与CAD》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具有丰富的制图类课程教学经验,主要研究方向为有机合成及天然产物化学。
第1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1
1.1国家标准中有关制图的基本规定1
1.1.1图纸幅面和图框格式(GB/T 14689—2008)1
1.1.2标题栏(GB/T 10609.1—2008)2
1.1.3比例(GB/T 14690—1993)3
1.1.4字体(GB/T 14691—1993)4
1.1.5图线及其画法(GB/T 4457.4—2002,GB/T 17450—1998)4
1.1.6尺寸注法(GB/T 4458.4—2003,GB/T 16675.2—2012)7
1.2常用绘图工具和用品11
1.2.1图板、丁字尺和三角板11
1.2.2圆规、分规和铅笔12
1.2.3擦图片和曲线板13
1.3常用的几何作图方法13
1.3.1等分线段和等分角14
1.3.2等分圆周(作圆内接正多边形)14
1.3.3椭圆16
1.3.4斜度和锥度16
1.3.5圆弧连接17
1.4平面图形的作图方法19
1.4.1平面图形的分析19
1.4.2平面图形的画法20
1.5徒手绘制草图21
1.5.1徒手绘制基本几何元素的方法21
1.5.2徒手绘制平面图形的方法22
第2章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23
2.1投影法和投影23
2.1.1投影法与投影的概念23
2.1.2投影法的分类23
2.2正投影法的基本特性24
2.3视图和三视图25
2.3.1视图25
2.3.2三视图26
2.4点的投影27
2.4.1点的三面投影及其投影规律27
2.4.2点的投影与直角坐标的关系28
2.4.3空间两个点的相对位置和重影点29
2.5直线的投影31
2.5.1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31
2.5.2直线上点的投影33
2.5.3两直线的相对位置34
2.6平面的投影36
2.6.1平面的表示法36
2.6.2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36
2.6.3平面内的点和直线39
第3章 立体及立体表面交线的投影41
3.1平面立体的投影41
3.1.1棱柱41
3.1.2棱锥42
3.2曲面立体的投影43
3.2.1圆柱44
3.2.2圆锥45
3.2.3圆球46
3.3平面与立体的交线47
3.3.1平面与平面立体相交48
3.3.2平面与曲面立体相交50
3.4立体与立体的交线55
3.4.1立体面上取点法作相贯线的投影56
3.4.2辅助平面法作相贯线的投影58
第4章 组合体的视图61
4.1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及表面位置关系61
4.1.1组合体的组合形式61
4.1.2组合体的表面位置关系61
4.2组合体的结构分析63
4.2.1组合体的形体分析法63
4.2.2组合体的线面分析法63
4.3组合体视图的画法64
4.3.1叠加型组合体视图的画法64
4.3.2切割型组合体视图的画法67
4.4基本形体、切割体、相贯体及组合体的尺寸标注68
4.4.1基本形体的尺寸标注68
4.4.2切割体的尺寸标注69
4.4.3相贯体的尺寸标注69
4.4.4组合体的尺寸标注69
4.5组合体视图的读图73
4.5.1组合体视图读图的基本要领73
4.5.2组合体视图的读图方法75
4.6已知组合体的两视图补画第三视图78
第5章 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82
5.1视图82
5.1.1基本视图82
5.1.2向视图83
5.1.3局部视图84
5.1.4斜视图85
5.2剖视图86
5.2.1剖视图的形成和标注86
5.2.2剖视图的种类及画法89
5.3断面图94
5.3.1断面图的形成及其与剖视图的区别94
5.3.2断面图的种类及画法95
5.4局部放大图、简化画法和其他规定画法98
5.4.1局部放大图98
5.4.2简化画法和其他规定画法99
5.5机件表达方法综合运用示例102
第6章 标准件和常用件105
6.1螺纹105
6.1.1螺纹的形成105
6.1.2螺纹的基本要素及参数105
6.1.3螺纹的规定画法(GB/T 4459.1—1995)107
6.1.4常用螺纹的种类与标记108
6.2常用螺纹紧固件109
6.2.1常用螺纹紧固件的比例画法及标记110
6.2.2螺纹紧固件连接的画法113
6.3齿轮116
6.3.1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结构参数116
6.3.2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规定画法117
6.4键、销120
6.4.1键120
6.4.2销121
6.5滚动轴承122
6.5.1滚动轴承的种类与结构122
6.5.2滚动轴承的代号122
6.5.3滚动轴承的画法123
6.6弹簧124
6.6.1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参数及尺寸关系124
6.6.2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画法125
6.6.3圆柱螺旋压缩弹簧在装配图中的画法126
第7章 零件图127
7.1零件图的内容127
7.2零件图的视图选择128
7.2.1零件分析及安放位置的确定128
7.2.2基本视图的选择128
7.2.3其他视图的选择129
7.2.4典型零件的视图表达方案示例129
7.3零件图的尺寸标注133
7.3.1尺寸基准的选择133
7.3.2尺寸标注应注意的问题134
7.3.3零件上常见结构要素的尺寸注法135
7.3.4零件图的尺寸标注示例137
7.4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138
7.4.1铸造零件的工艺结构138
7.4.2机械加工工艺结构139
7.5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141
7.5.1表面粗糙度(GB/T 131—2006、GB/T 1031—2009)141
7.5.2极限与配合(GB/T 1800.1—2020)145
7.5.3几何公差(GB/T 1182—2018、GB/T 17851—2022)149
7.6读零件图154
7.6.1读零件图的方法与步骤154
7.6.2读零件图示例154
第8章 装配图157
8.1装配图概述157
8.1.1装配图简介157
8.1.2装配图的内容158
8.2装配图的表达方法159
8.2.1规定画法159
8.2.2特殊画法160
8.2.3简化画法161
8.3装配图中的尺寸和技术要求161
8.3.1装配图的尺寸标注161
8.3.2装配图中的技术要求161
8.4装配图中的零部件序号和明细栏162
8.4.1零部件序号的编排162
8.4.2明细栏162
8.5装配结构简介163
8.5.1接触面的结构163
8.5.2转折处的结构163
8.5.3维修、拆卸的结构164
8.6装配图的画法164
8.7读装配图及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168
8.7.1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169
8.7.2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时应注意的问题169
8.7.3读装配图及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举例170
参考文献174
附录175
附录A螺纹175
附录B常用标准件183
附录C极限与配合205
附录D部分常用金属材料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