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在继承第二版理论框架的基础上,本书围绕新型电力系统发展需求,优化知识结构,提升实用性,系统阐述了电力系统规划的理论、方法及前沿技术,强化了新能源规划、新型储能影响分析等现代电力系统关键问题。全书共12章,主要包括电力负荷预测、电力系统规划的经济评价、电源规划、电网规划基础、确定性电网规划、不确定性电网规划、多目标多阶段电网规划、新型电力系统的源网荷储协同规划、配电网规划、含分布式电源与微电网的主动配电网规划、电力系统无功规划等。
适应新型电力系统规划发展需求,介绍电力系统规划技术。
### 目录
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第1章 概论
1.1 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1.2 电力系统规划的任务及分类
1.3 电力系统规划的重大举措及重要导则
第2章 电力负荷预测
2.1 概述
2.2 负荷总量预测方法
2.3 空间负荷预测方法
2.4 负荷预测的综合评价
2.5 考虑经济转型与电力需求关联的负荷预测案例
第3章 电力系统规划的经济评价
3.1 概述
3.2 资金的时间价值
3.3 财务评价方法
3.4 国民经济评价方法
3.5 不确定性的评价方法
3.6 最小费用法
3.7 净现值法
3.8 内部收益率法和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
3.9 折返年限法
3.10 各类方案比较宜考虑的因素
3.11 全寿命周期成本经济评价方法
第4章 电源规划
4.1 电源规划概述
4.2 电力电量平衡计算
4.3 电源规划数学模型
4.4 含新能源的电源规划数学模型
4.5 电源规划的数学优化方法
4.6 低碳电源规划
第5章 电网规划基础
5.1 概述
5.2 输电方式选择
5.3 电压等级选择
5.4 变电站站址及容量选择
5.5 网络结构规划的常规方法
5.6 架空线路导线截面及输电能力
第6章 确定性电网规划
6.1 逐步扩展法
6.2 逐步倒推法
6.3 满足确定性安全准则的启发式网络规划
6.4 电网规划的线性规划方法
6.5 电网规划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方法
第7章 不确定性电网规划
7.1 不确定性影响因素及处理方法
7.2 电网柔性规划模型
7.3 电网鲁棒规划模型
7.4 电网机会约束规划方法
7.5 考虑模糊性不确定性影响因素的电网规划方法
第8章 多目标多阶段电网规划
8.1 多目标电网规划的数学模型及其求解方法
8.2 多阶段电网规划的数学模型及其求解方法
第9章 新型电力系统的源网荷储协同规划
9.1 概述
9.2 源网协同规划
9.3 与配电网相协同的输电网规划
9.4 源网荷储协同规划
第10章 配电网规划
10.1 概述
10.2 变电站站址确定
10.3 配电网规划的主要内容
10.4 配电网规划的主要步骤
10.5 配电网络的接线模式
第11章 含分布式电源与微电网的主动配电网规划
11.1 分布式电源与微电网
11.2 主动配电网
11.3 含分布式电源与微电网的主动配电网规划方法
第12章 电力系统无功规划
12.1 概述
12.2 电网电压标准
12.3 无功补偿规划的主要内容和原则
12.4 无功补偿优化模型及解算方法
12.5 无功补偿容量配置
12.6 配电网无功补偿容量的确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