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依据高等教育司制订颁布的基本教学文件《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之《中国法制史教学基本要求》进行编撰。在总结教学科研和教材编写经验的基础上,本书充分利用文献档案资料和考古材料,广泛吸收中国法制史研究的新成果,试图反映中国法制史教学研究的新水平。
全书共分十二章,以中国法制发展的五千年文明史为基本脉络,从法制指导思想、立法活动、法律渊源、法律内容、司法制度等诸方面简明扼要地阐述了各个时代的法制状况。其主要特点是篇幅精练,内容简明,突出重点难点,力图客观叙述法制历史,尽量减少作者主观评判,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和理论分析的能力。第三版在第二版的基础上,对部分撰稿人和部分章节进行了调整,并且根据学术研究新成果和教学情况对全书进行了修订。
本书可作为高等教育法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学生作为学习参考用书。
马志冰
----------------------------
马志冰,1992年6月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中国法制史教学科研工作,1992年至2002年历任中国政法大学原法律系法制史教研室讲师、副教授、教授,1995年至2002年兼任法制史教研室主任等职;2002年至2013年任法学院教授兼法律史研究所所长,2004年至2023年兼任中国政法大学监狱史学研究中心主任等职;先后发表或出版中国法制史与中国社会史的论文、著作、教材及古籍整理等科研成果多篇(多部)。
目录
导言
第一章中国法律的起源与夏商法律制度
(约公元前30世纪—前11世纪)
第一节中国法律的起源
第二节夏商法律制度
第二章西周法律制度
(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
第一节立法概况
第二节法律内容
第三节司法制度
第三章春秋战国法律制度
(公元前770—前221年)
第一节社会结构的变动与法律思想的争鸣
第二节春秋时期成文法的公布
第三节战国时期的变法改制
第四节战国时期司法体制的变化
第四章秦朝法律制度
(公元前221—前206年)
第一节立法概况
第二节法律内容及其特点
第三节司法制度
第五章汉朝法律制度
(公元前206—220年)
第一节立法概况
第二节法律内容
第三节司法制度
第六章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律制度
(220—589年)
第一节立法概况
第二节法律内容的变化
第三节司法制度的变化
第七章隋唐五代法律制度
(581—960年)
第一节隋朝法制概况
第二节唐朝立法概况
第三节唐朝法律的内容、特点与地位
第四节唐朝司法制度
第五节五代法制概况
第八章宋辽夏金元法律制度
(960—1368年)
第一节宋朝立法概况
第二节宋朝法律内容
第三节宋朝司法制度
第四节辽夏金法制概况
第五节元朝法律制度
第九章明朝法律制度
(1368—1644年)
第一节立法概况
第二节法律内容
第三节司法制度
第十章清朝法律制度
(1644—1912年)
第一节清朝前期法律制度
第二节清末法律制度的转型
第十一章中华民国法律制度
(1912—1949年)
第一节南京临时政府法律制度
第二节北洋政府法律制度
第三节南京国民政府法律制度
第十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政权法律制度
(1921—1949年)
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政权的法制传统
第二节宪法性法律
第三节土地法律
第四节劳动法律
第五节婚姻家庭法律
第六节刑事法律
第七节司法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