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国第一保镖”李旭在优酷的视频播放突破300万:危急自救攻略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gwNzMzOTQw.html 1.意外总是出乎人们的意料。本书从个人安全意识入手,帮助读者建立个人安保护技巧,时刻警惕并预判危险,从而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2.这本书适合所有人, 从生活实际场景和个人安保需要出发,帮助读者积累关于个人安保的知识,养成良好的安全保护习惯,从而在突发事件来袭时,每位读者都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及时采取正确,果断的措施,降低各种灾害所造成的危害和损失。 3.二十个实战场景让您临危不乱,百余幅图片让防身术变得简单易学。
第一篇 个人安保意识
在我多年的保镖实战工作中,以及通过各种渠道的不断学习中,我接触到了一些非常专业的自我防护理念。这些理念都不谋而合地把个人安保意识放在个人安保体系最重要的位置。意识先于行动,唯有在心中树立起强烈的个人安保意识,我们才能在生活中远离危害,在困境中化险为夷。所以,无论我们身处何种环境,都要有强烈的防范意识,即使在安全的环境中,也要试着假想自己遭遇不幸的场景,并在心中勾勒出应对的办法,不断增强遇到危险时的心理意识。这样一来,强烈的个人安保意识就逐步形成了。本篇,我将从“安全意识”和“心理意识”两个方面帮助读者建立起系统的个人安保意识。
第一章 安全意识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城镇化脚步的加快,城市越发充满活力与生机。但是,我们生活和工作的城市同时也是危机四伏、暗流涌动的。久居城市的我们,在享受城市带来的便捷与惬意的同时,也在承受着城市可能带给我们的伤害:危险就在我们身边。
独自夜行的您,可能遭遇歹徒的侵害;乘坐公交车的您,可能遭遇色狼的侵扰;逛商场的您,可能遇到突袭的火灾;乘电梯时,也会发生电梯事故;走在大街上,也许会有车祸的降临或者歹徒的袭击;甚至连家也不一定是避风港,因为不法分子也可能会“光临”……这决不是危言耸听,各种危险就在我们身边,它有可能就在某一天降临到您的身上。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到来。
现代社会中,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普及,不法分子的犯罪方式与作案手段与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很多恶性袭击事件并不是针对某一个人而采取的(例如近期发生的厦门BRT爆炸事件),犯罪分子对于目标的选择具有很强的随机性,这让我们防范危害变得更加困难。
然而,面对种种潜在的危险,大众的安全意识显得严重不足。唯有时刻提高警惕,心存自我安全的防范意识,密切关注身边可疑的人或事,随时准备着应对突发事件的降临,才能把伤害降到最低限度。对突发事件有预判、对可疑人员有警觉,这就是本章所要重点讲解的个人安全保护的基本意识安全意识。
第一节 意识在先,规避危险
在百度百科中,人们对安全意识下了这样的定义:所谓安全意识,就是人们头脑中建立起来的必须的安全观念,也就是人们在工作生活中面对各种各样有可能对自己造成伤害的人或外在环境的一种戒备和警觉的心理状态。强化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对自己最好的安全保障。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知道一些如何使用防身武器,如何报警等的安全知识,虽然这些安全知识并不一定科学、系统,但至少聊胜于无。然而,现在民众普遍缺失的是安全意识。很多情况下,我们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仍旧停留在“吃一堑,长一智”的低端层次上。很多人认为歹徒和天灾人祸都是电影里的情节,不会发生在我们身上,所以就疏于防范,很少有人在心中树立规避危险的安全意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正如前文所述,我们身边暗藏着很多危险因素,为了个人的人身安全与家庭的幸福,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构建起个人安保体系,在构建个人安保体系时,安全意识是基础。
一方面,安全意识会让每个人时刻保持警惕,让你洞察陌生人与你接触的动机,让你规避危险,防止受到威胁和侵害。
另一方面,在面对已经暴露出本来面目和犯罪动机的歹徒时,自我安全意识会让我们更加从容和冷静,这种意识在肾上腺激素的配合下会产生如奇迹一般的巨大力量,巨大到足以让我们以最少的牺牲来换取我们的生还和逃脱。
一、观察细节,防范为本
树立安全意识,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不要心存侥幸,一定要时时刻刻提高警惕性。在保镖的日常工作中,为了确保委托人的安全,总要事无巨细地想到所有可能发生的细节,这不是未雨而筹谋,这是将危险御之千里之外的安全意识。
多年的保镖实战工作中,我一直恪守这样一句话:“魔鬼隐藏在细节中,永远不要忽视任何细节。”对于保镖而言,安全防护工作中的任何一个疏漏都可能是致命的,危险不会因为我们心存侥幸就消散开来。所以,做自己的保镖,我们一定要养成细致观察周围环境的习惯,要懂得随机应变,知道在危险来临时采取何种措施才是最合理的,不能放过任何危险的蛛丝马迹。我们在平时生活中也要有这样的意识。比如,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要有先观察逃生路线的意识,以便灾难发生时我们不知所措;在易于发生抢劫的路线或时间出行时,一定要有安全意识,避免独行……这些具体环境中的防范意识将在后续章节逐一讲解。
有了安全意识,才能决定你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的习惯,一个好的习惯就可能让您远离灾祸规避危险。因此,在心中养成了良好安全意识就能掌控你的命运,让你规避危险。谈到规避危险,下面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如何规避危险。
二、预判危险,减少伤害
在国际上,有一条各国保镖都严格遵守的惯例“BBSTS”法则。“BBSTS”法则即Better Be Sure Than Sorry,中文意思就是“宁愿万无一失,不愿后悔莫及”,应用在防身术中,简单地说就是“规避危险”,详细地说就是“把危险排除在预感之后,发生之前”。
然而这条原则说起来比较容易,实际操作起来却有许多细节上的要求。比如乘车到公园散散心,你会把自己搞得一路上疑神疑鬼、内心惶惶不安的吗?其实所谓个人安全体系的建立,大可不必这样草木皆兵。比较科学的方法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针对隐性的危险,即侵害没有发生前的规避;二是针对显性的危险,即侵害发生时的保护。前者的措施需要你提高警惕,多观察周围的环境,多注意你所在的不熟悉场所的可疑人员;后者的要求更高一些,除了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之外,还需要一定的防护技巧,包括简单的格斗、擒拿、躲避攻击等基本技能(关于个人安保技法请参照本书第三篇)。
作为保镖,一定要预判出危险可能来自哪里。同样的道理,在建立个人安保体系的过程中,也要做到“先下手为强”。这里所谓的“先下手”,不是指看到可疑人物就冲上去大打出手,而是指要做好周密的准备工作并要有预判危险的意识。比如:在到达一个陌生的地方之前,就要先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一下目的地的治安情况;开车之前仔细排查汽车轮胎、发动机等可能出现的问题;独自夜行到偏僻昏暗的地方之前,就将手电、钥匙等防身小物件准备好……
在此,我不厌其烦地再次向读者传达这样的理念:在个人安保的体系中,防范意识先于防范措施。正如孙子兵法中所云:不战而屈人之兵乃上上计,百战百胜之计所不及也。培养强烈的个人安全意识,能够避免很多危险的发生。
当你已经处处谨慎事事小心却还是不得已要与歹徒进行肢体对抗的时候,自卫防护一定要准确有效。生活中有“打人一拳,防人一脚”的俗语,如果采取的自卫措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那你即将迎来的一定是更加危险和被动的处境。因此,无论是采取行动、实施自卫之前,还是行动之时,任何可能招致更坏结果的预想以及行动方式都要遵循“BBSTS”的原则进行剔除,直至筛选出最为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
在确保个人安全的过程中,坚持这个原则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它可以确保你以最小的代价,采取最简单最直接的行动,来达到目的。
下面我们就来重点介绍一下如何贯彻“规避危险”的BBSTS原则。其实规避危险的方法很笨但是很有效,那就是看、听、想、避。
(1)看
看,也就是观察。要看些什么呢?与自己有关的各个环节都要“看”,要看所处的环境,还要看将要面对的各色人等。只要是离开了自己绝对安全的环境,你就需要遵循“BBSTS”的原则进入规避危险的程序,而“看”是规避危险的第一步。举例来说,走在路上要时刻留意一下周围的环境,譬如遇到雨天雪天门口会打滑,譬如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会造成交通拥堵,譬如公交车站人特别多会不容易挤上车……这些虽然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危险,但是通过“看”,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就可以规避掉这些出行路上的不顺利,一来保障了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二来提高了我们的办事效率,何乐而不为呢?
不过这里提到的“看”,绝非漫无目的的东张西望,也不是草木皆兵般的一再审视,而是在条件允许并符合社会要求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通过观察采集周围环境的信息。此处提到一个关键词观察。在日常的生活中,可分为三种观察形式:
①常态观察:即观察有无可疑的人、物、事,那些是否会威胁到自己,比如周遭环境中的人是不是很多?有没有瞻前顾后、无所事事的可疑人员?如没有也不要草木皆兵,免得劳心累神。
②有意关注:在观察过程中发现可疑的人、物、事后,进行重点关注,评估是否会威胁到自身安全。
③高度警戒:对有可能威胁到自身安全的人、物、事紧密观察,如有威胁尽快规避。此时也要观察周围有没有保安?有没有巡警?有没有治安亭可以在遇到危险时求救?周围有没有能够运用的防身器物。
相信读者了解了以上三种观察形式后,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不断训练,就能培养起善于观察这项最基本的安全意识。
观察的目的就是了解并熟悉所处的环境和所要面对的人。只有熟悉你身处的环境和将要面对的人,在你遇到危险的时候才更容易想到对策。举个例子,比如你出去见网友,将要面对的都是不很熟悉的人,而且约会地点你也不甚熟悉。那么,你是不是需要对将要见面的周围环境作一个了解和评估呢?如果仅对环境进行观察,这还是不够的,还要对要见面的人进行观察,看对方什么目的;看对方是什么情绪,是不是很激动;看对方有什么特征,比如衣着、身高、体形、长相;看对方有没有武器等等。观察到这些细节之后,你就能对自身所处的危险程度做一个最基本的判断和评估,如果感觉到了危险的存在,那就通过对环境和人的观察有的放矢地考虑对方攻击时自己如何脱身。敌不动我不动,敌若动,我先动。有了脱身的计划,最起码让我们在心理上不处于劣势。如果对方真的要采取什么行动,而你恰好事先已经有所防备了,这样应对起来就会相对容易些。正所谓,有备而无患。无患的前提就是你是否进行了细致的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