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学(“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经管系列)
定 价:39.8 元
丛书名:“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经管系列
- 作者:王跃武,龚慧云 编著
- 出版时间:2014/3/1
- ISBN:9787302349389
- 出 版 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F234.3
- 页码:367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 字数:(单位:千字)
王跃武等编著的《管理会计学(“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经管系列)》力图用最简洁的语言阐释 管理会计所涉及的理论问题,尽力消除意义、作用等 过于“教材化” 的内容;以简明的结构描述管理会计在各种情形下的 基本逻辑框架,即相关成本与相关收益的比较;始 终站在“致用”的角度、站在企业管理需要的立场, 分析各种重要情形下的决策。
《管理会计学(“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经管系列)》有机地融教学、科研、应用于一体,既适 用于高等院校本科生、研究生,也可为会计实务人士 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启示。
王跃武等编著的《管理会计学(“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经管系列)》的主要篇章结构安排:第一篇理论篇,设十一章,阐述基本问题与管理会计的主要研究状况;第二篇应用篇,讲述几个身边的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管理会计其实是很“平易近人”的,其精神可渗透、服务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基本情形与问题。
一、初衷
管理会计作为管理与会计之间、业务管理与价值管理之间的沟通桥梁,因其自由度大、提供相关性强的信息等优势而备受实务界关注,对它有急切的、内在的、强烈的需求。但也正因为它的灵活性大,按照中国人的思维习惯要建立一个完备体系是很困难的,这也是目前国内教学、科研、教材编写等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另一方面,由于管理会计的实用性强,与具体情境关系密切,不容易出普适性强的研究成果,因而在我国高校目前绩效管理体系的诱导下成为事实上的研究"冷门"。于是,管理会计在其知识的供应与需求之间的缺口越来越大。这种严峻的现实也是本书撰写初衷的来源,如何写一本兼具学术性与普及性、不要太像"教材"的教材,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对我最大的挑战。
二、设计
本书的总体思路是这样的:
* 针对企业实务中常见的经营管理情形,以其需求为基本导向,以"相关成本与相关收益及其比较"为基本分析框架,为企业经营管理过程或活动中的重要决策及其执行提供较清晰的原则、思路与方法。
* 尽量将国内学生习惯的系统性与西方教材的实用性结合起来。
* 相关的理论基础尽量少讲、精讲,力争以易于理解的方式讲透、讲轻松,让学生尽快明白"why";尽量少写"意义、职能、作用"之类让学生厌烦的"废话",力争直接进入主题--"how"。
三、结构
本书的主要篇章结构安排:第一篇 理论篇,设十一章,阐述基本问题与管理会计的主要研究状况;第二篇 应用篇,讲述几个身边的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管理会计其实是很"平易近人"的,其精神可渗透、服务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基本情形与问题。
第一篇的具体内容如下--
* 第一章:着重介绍管理会计在企业实践中的基本角色与功能;界定管理会计在学科教育体系中的位置,理顺它与其他相近课程之间的基本关系。
* 第二章:把本书涉及的重要概念(主要是成本概念与收益概念)搞一次"集结演习",明确其基本涵义、基本关系以及主要的适用情形。这既是全书学习的必备基础,也可帮助读者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回顾性检验。结合"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这个重要维度,本章还对其变化形态的认知方法与应用进行了重点介绍。
* 第三章:企业经营环境的深刻变化要求对其成本进行更精确的计算与更具针对性的管理,"作业成本法"应运而生,本章对此进行较系统的讲解。
* 第四章:企业成本管理既要强调精细,强调基础,更要强调粗,强调顶层设计,即战略性管理。本章以战略的视野将企业的成本管理视为其战略体系的组成部分,从其整个生产经营过程、整个商业周期来看待成本管理。
* 第五章:成本在企业经济品定价中起着基准参照线的作用,但在不同情形下却有不同的涵义与范围,因而定价与成本的关系也不尽相同。本章从企业在市场结构中的地位与决策期限长短两个维度,分四种基本情形进行讨论。
* 第六章:以价值链为分析工具,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阶段的成本管理进行较系统的分析。
* 第七章:介绍(总)预算的基本内容与编制过程,着重讲解预算及其他规划活动中常用的一些预测工具,如本量利分析、敏感性分析等。
* 第八章:围绕长期投资决策的基本分析框架--相关成本与收益的时间价值及其比较,展开对"相关现金流量结构"与"资金成本率"两个基本要素的讨论,并对投资决策及其方案的各种评价方法和现在的用法进行评述、梳理、纠正与归纳。
* 第九章:着重讲解企业的责任中心与责任会计,以及责任中心之间转移经济品时必须慎重处理的敏感问题--内部转移定价问题。因为责任会计归根到底是对企业及其内部组织的绩效进行计量与管理。
* 第十章:介绍企业绩效评价的演变过程,着重讲解平衡计分卡工具与顾客满意度的管理,其精神都是超越传统狭隘的财务绩效评价,更着眼于长期性、战略性的绩效评价。
* 第十一章:对管理会计的研究作扫描式的浏览,梳理其历史脉络,探讨其现状特别是困难所在,并对其未来进行预测。这是为了让读者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对管理会计有个大概的、全景式的了解,为正式"登堂入室"作点准备。
第二篇的具体内容如下--
* 第十二章~第十四章:用身边的事例来讲解与谈论成本性态、顾客满意度、经济品定价三个议题,说明管理会计的普适性。这些将在本书的后续版本中予以进一步充实。
四、说明
* 第一篇为基础篇,第一章~第十章涉及的都是企业实务中的经营管理问题,建议系统地讲解或学习;其中第八章虽然有些《财务管理教程》中已有的内容,但本书有一些新的观点与论述,与现有的"流行观点"大相径庭,希望引起读者注意。若老师能接受本书对"流行错误"的纠正,建议对此章进行详细讲解与辨析;若不能接受,则可将裁量权下放给学生。第十一章阐述管理会计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 第二篇为应用篇,三个案例可在讲解相关内容时穿插进来用以佐证,也可让学生课后阅读。
* 本书正文中的"情景案例"来源于唐·R. 汉森(Don R. Hansen)和玛丽安娜·M. 莫文(Maryanne M. Mowen编著的《管理会计》;本书中的例题主要来源于龚光明、刘建英主编的《管理会计学》,但已按本书作者自己的观点或理解作了重新处理。
本书适用于普通高等院校本科生的学习(约48课时),也可作为管理会计教研人员与实务人员的参考书。
五、希望
尽管笔者已尽力,但错误和疏漏之处在所难免,希望读者不吝赐教,将你们的金玉良言发至wyw6264@sina.com或wyw6264@hnu.edu.cn,以便我们在今后修订再版时进一步改进、完善教材内容。
王跃武
2013年10月16日
第一篇 理论篇
第一章 管理会计及其定位4
第一节 管理会计在管理实践中的位置4
第二节 管理会计在会计学科体系中的位置6
第三节 管理会计职业及其要求9
第四节 关于管理会计的学习11
第二章 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与方法12
第一节 管理会计中的成本概念及其运用12
第二节 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及其运用19
第三节 变动成本法及其与完全成本法的比较34
第四节 管理会计中的收益概念及其运用42
第三章 基于作业的成本计算与管理49
第一节 传统制造成本计算系统的缺陷49
第二节 基于作业的成本计算50
第三节 基于作业的成本管理65
第四节 作业成本的应用案例72
第五节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的应用现状与前景79
第四章 战略成本管理88
第一节 企业战略及其战略成本管理88
第二节 利用价值链工具实施成本管理90
第三节 生产过程(周期)的成本分析94
第四节 商业(销售)生命周期及其成本管理99
第五节 质量管理及其成本与收益101
第六节 约束理论与企业资源配置106
第五章 成本与定价决策108
第一节 定价的经济学分析108
第二节 决策期限与市场结构对定价的影响109
第三节 价格接受者的短期产品定价决策110
第四节 价格制定者的短期定价决策114
第五节 价格制定者的长期定价决策115
第六节 价格接受者的长期定价决策117
第六章 企业作业链中的成本管理126
第一节 研究与开发126
第二节 供应商的选择及其会计132
第三节 自制或外购的决策137
第四节 存货成本及其控制140
第五节 营销、管理与财务成本148
第六节 顾客会计156
第七章 总预算与经营预测181
第一节 编制预算的基本类型181
第二节 预算编制模式及其基本过程187
第三节 总预算188
第四节 本量利分析198
第五节 多种产品的本量利分析201
第六节 目标利润及其分析205
第七节 本量利的敏感性分析209
第八章 投资决策与资本预算215
第一节 投资决策的基本分析框架215
第二节 投资决策的分析方法225
第三节 资本预算的基本内容247
第九章 责任会计与转移定价262
第一节 责任中心的设立及其类型262
第二节 责任会计及其运用264
第三节 内部转移价格272
第四节 企业间转移定价与跨国转移定价277
第十章 企业业绩评价与激励286
第一节 财务与非财务业绩评价286
第二节 财务与非财务业绩评价指标288
第三节 平衡计分卡及其应用300
第四节 顾客满意度及其测度304
第五节 基于业绩评价的激励306
第十一章 管理会计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未来309
第一节 管理会计的历史脉络309
第二节 管理会计研究现状及其困惑320
第三节 管理会计研究的发展方向327
第二篇 应用案例篇
第十二章 管理会计应用案例之一: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338
第十三章 管理会计应用案例之二:顾客满意度测度340
第一节 调查问卷的设计340
第二节 调查的实施344
第三节 调查结果分析345
第十四章 管理会计应用案例之三:经济品的定价349
参考文献353
附录354
后记368
第一篇 理论篇
第一章 管理会计及其定位
第一节 管理会计在管理实践中的位置
第二节 管理会计在会计学科体系中的位置
第三节 管理会计职业及其要求
第四节 关于管理会计的学习
第二章 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第一节 管理会计中的成本概念及其运用
第二节 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及其运用
第三节 变动成本法及其与完全成本法的比较
第四节 管理会计中的收益概念及其运用
第三章 基于作业的成本计算与管理
第一节 传统制造成本计算系统的缺陷
第二节 基于作业的成本计算
第三节 基于作业的成本管理
第四节 作业成本的应用案例
第五节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第四章 战略成本管理
第一节 企业战略及其战略成本管理
第二节 利用价值链工具实施成本管理
第三节 生产过程(周期)的成本分析
第四节 商业(销售)生命周期及其成本管理
第五节 质量管理及其成本与收益
第六节 约束理论与企业资源配置
第五章 成本与定价决策
第一节 定价的经济学分析
第二节 决策期限与市场结构对定价的影响
第三节 价格接受者的短期产品定价决策
第四节 价格制定者的短期定价决策
第五节 价格制定者的长期定价决策
第六节 价格接受者的长期定价决策
第六章 企业作业链中的成本管理
第一节 研究与开发
第二节 供应商的选择及其会计
第三节 自制或外购的决策
第四节 存货成本及其控制
第五节 营销、管理与财务成本
第六节 顾客会计
第七章 总预算与经营预测
第一节 编制预算的基本类型
第二节 预算编制模式及其基本过程
第三节 总预算.
第四节 本量利分析
第五节 多种产品的本量利分析
第六节 目标利润及其分析
第七节 本量利的敏感性分析
第八章 投资决策与资本预算
第一节 投资决策的基本分析框架
第二节 投资决策的分析方法
第三节 资本预算的基本内容
第九章 责任会计与转移定价
第一节 责任中心的设立及其类型
第二节 责任会计及其运用
第三节 内部转移价格
第四节 企业间转移定价与跨国转移定价
第十章 企业业绩评价与激励
第一节 财务与非财务业绩评价
第二节 财务与非财务业绩评价指标
第三节 平衡计分卡及其应用
第四节 顾客满意度及其测度
第五节 基于业绩评价的激励
第十一章 管理会计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第一节 管理会计的历史脉络
第二节 管理会计研究现状及其困惑
第三节 管理会计研究的发展方向
第二篇 应用案例篇
第十二章 管理会计应用案例之一: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
第十三章 管理会计应用案例之二:顾客满意度测度
第一节 调查问卷的设计
第二节 调查的实施
第三节 调查结果分析
第十四章 管理会计应用案例之三:经济品的定价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