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特别针对MBA学员特点及各方向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需要而编写。作者立足中国本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紧紧围绕“以人为本,战略性激励”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核心理念和基准主线,基于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管理视界,对近年来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最新前沿理论、精要思想方法和核心操作技术做出全面、系统、周详的“创造性转述”。全书共分三篇十一章,理论逻辑思路清晰,案例素材丰富翔实,体例安排独到新颖。有关理论解说,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操作方法描述,具体形象、直观精练; 内容体例,独特新颖、图文并茂。也可以作为其他专业及不同层次人力资源(战略)管理教育培训的教材,特别适合用于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培训用书。选用本书,可免费获得作者精心设计制作的PPT课件及各章主题案例信息文本及视频材料。
本书特别针对MBA学员特点及各方向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需要而编写,其目标宗旨是: 立足中国本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紧紧围绕“以人为本,战略性激励”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核心理念和基准主线,基于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管理视界,对近年来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最新前沿理论、精要思想方法和核心操作技术做出全面、系统、周详的“创造性转述”。
关于本书的命名,这里须做个简单说明。本来,“以人为本,战略性激励”乃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理念和精要含义,也就是说,“战略性”原本就是人力资源管理区别于传统人事管理的根本标志,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题中之意。据此解义,在“人力资源管理”(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前面加上修饰词“战略性”(strategic),进而构造出一个“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新术语,从用词简洁性要求来看就纯属“赘语”。当然,为了强调人力资源管理的特殊战略性意义,考虑到应对全球化时代一系列的战略性挑战也确已成为近年来中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大趋势、大方向,约定俗成地认可这一说法也无伤大雅。但是,考虑到中英文语法及表达习惯的差异性,特别是中文表达特有的规范性和艺术性要求,即使用此语也不能机械地按照英文字母顺序直译照搬使用,我们认为确切通顺的中文名字应该是“人力资源战略管理”。
本书的编写质量要求是: 理论逻辑思路清晰,案例素材丰富翔实,体例安排独特新颖。全书共分三篇十一章。第Ⅰ篇“战略管理概论”,包括三章内容,第1章与第2章,一纵一横地介绍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历史渊源、核心理念和主要内容; 第3章分析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特殊体制法规环境及问题。第Ⅱ篇“战略职能模块”,包括第4章到第9章共六章内容,全面覆盖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规划、引进配置、组织绩效、薪酬福利、培训开发与员工(劳动)关系六大职能模块,详细介绍各模块工作的职能定位、运作思路和操作技法,这是全书的主体部分。第Ⅲ篇“战略整合提升”,包括第10章与第11章两章内容,前章在现代企业(特别是中国企业)产权变革制度变革背景下讨论股权激励(人力资本股权化)的制度逻辑、改革实践及其对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后章在网络数字化和全球化背景下讨论现代企业特别是中国本土企业面临的新挑战、新问题以及跨文化整合管理对策等重大现实问题。
作者基于多年MBA教学经验,给出以下教学建议: 课堂教学模式以本书章节体例内容为主线,围绕著名公司案例及其他相关主题案例讨论组织课堂教学。其基本运作程式是: 首先,老师对主题案例及其分析思路、方法和工具做简要说明,40分钟; 接着,学员基于事先阅读案例材料所写的发言提纲分组讨论,30分钟; 然后,各小组派代表课堂发言,并在老师引导下就焦点问题进行互动讨论,20分钟; 最后,老师做总结发言,并布置下次课的相关学习任务,10分钟。在课堂上,MBA学员对案例教学有较多较高的诉求,但案例教学需要学员密切配合,特别是在课下抽出一定时间阅读教材及案例材料,课上积极参与讨论、认真发言。MBA学位基础课《人力资源管理》32课时,以每4节课为一个单元,总共8个单元,教学进度可以大致安排如下。
单元1: 第1节开课,介绍课程内容及要求; 第2~4节,讨论主题为第1章,研讨通用汽车与西南航空公司案例。
单元2: 讨论主题为第2章,研讨通用电气与微软公司案例。
单元3: 讨论主题为第3章,研讨富士康集团案例。
单元4: 讨论主题为第4~5章,研讨海尔集团及招聘典型案例。
单元5: 讨论主题为第6~7章,研讨青啤及IBM公司案例。
单元6: 讨论主题为第8~9章,研讨华为公司及九龙纸业案例。
单元7: 讨论主题为第10章,研讨四通公司案例。
单元8: 讨论主题为第11章,研讨联想集团案例。
在“创造性转述”中,我们特别注意基本原理、操作方法与多元实践的密切结合,以及学术规范与生动实践、历史逻辑与人事技艺、认真读书与快乐阅览的巧妙融合,努力给读者呈上一部货真价实的“精品教材”。关于操作方法的描述,力争具体形象、直观精练; 有关理论解说,力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在版式设计上,努力做到独特新颖、图文并茂。在正文相关部分,我们特别穿插了“精选案例”、“经理亲历”、“操作方法”等专栏,以生动、丰富、有趣的背景资料,与主题内容相互映衬、参照和呼应,以便使读者在对基本原理方法学习掌握时,具有“活灵活现”的实感意境。
为了突出“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亮点和特色,全书各章内容始终着眼于大历史、大背景、大主题、大思路、大方向和大趋势,立足于中西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以及不同发展阶段的差异性乃至反差性特征,紧紧围绕现实企业组织变革与发展中的基本矛盾、焦点冲突和核心问题展开,着重回应并聚焦讨论中国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面临的重大战略性问题。每章前给出简短“导语”,章后围绕案例给出讨论提示问题; 考虑到MBA或EMBA学员的特殊需要,我们选择的都是国内外著名公司的大型综合案例,但由于教材正文篇幅局限,周全详细的案例文本材料只能另行通过网络或光盘提供给读者。为了便于学员进一步有针对性地阅读、查阅相关网络信息和深入研究探索,我们在书后附录中特别提供了“重点参阅书目”、“主要HR专业网址”和“延伸思考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书虽然特别针对MBA学员特点及各方向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需要而编写,但也可以作为其他专业及不同层次人力资源(战略)管理教育培训的教材,特别适合作为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培训用书。选用本书,可免费获得作者精心设计制作的PPT课件及各章主题案例信息文本及视频材料。
多年来,本书作者得到全国高校同行、相关科研机构特别是企业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士的提携、指导和帮助,借此机会特致谢忱。本书编写得到北京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领导关照及MBA中心资助,王海波、于然和李静等参与了前期讨论,特致谢意。也特别感谢本书的两位合作者王文周老师和蒯鹏州老师的长期默契协同工作。本书出版直接得力于清华大学出版社领导的关注和支持,尤其要感谢策划编辑陆浥晨女士付出的辛勤劳动。欢迎读者反馈批评意见至: byli@163.com。
2012年12月25日于北京师范大学
人本发展与管理研究中心
http://rchrdm.b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