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社会(第二版)》为“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主要介绍日常生活中的化学概念及化学原理。《化学与社会(第二版)》共10章,包括:绪论,化学与健康,化学与环境,化学与生命,水和水污染及其防治,化学与能源,化学与食品,化学与新型材料,化学与武器,化学与文艺。《化学与社会(第二版)》理论部分力求简单易懂,且与生活联系紧密,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编写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关注化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如物理(新型材料等)和生物(药物和生化武器等);帮助学生了解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
《化学与社会(第二版)》可作为高等学校非化学化工专业本科生的化学通识课教材,也可供其他教师和学生参考。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适读人群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非化学化工专业本科生的化学通识课教材,也可供其他教师和学生参考。
武汉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三校舍编
教材涉及面广,信息量大,对化学原理的解读通俗易懂
每章后都附有趣味阅读材料;让教材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立体、生动
目录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1章绪论1
1.1化学发展简史1
1.1.1远古的工艺化学时期2
1.1.2炼丹术和冶金化学时期2
1.1.3创建近代化学理论——探索物质结构4
1.1.4现代化学的兴起4
1.2化学的社会功能5
1.2.1化学与人类的衣食住行5
1.2.2化学与人类的健康7
1.2.3环境问题与化学化工7
1.2.4化学与能源问题7
1.2.5化学与保健8
1.2.6化学与新材料8
1.2.7化学与安全8
趣味阅读9
思考题15
第2章化学与健康16
2.1人体的组成元素与健康16
2.1.1人体中的化学元素17
2.1.2人体中的常量元素21
2.1.3人体中的微量元素25
2.2化学与疾病治疗31
2.2.1诊断疾病过程的化学技术31
2.2.2化学药物32
2.2.3药物的滥用和毒品39
趣味阅读45
思考题47
第3章化学与环境48
3.1自然环境中化学物质的循环49
3.1.1水循环49
3.1.2碳循环51
3.1.3氮循环52
3.1.4磷循环53
3.1.5硫循环54
3.1.6其他元素和化合物的循环与环境激素55
3.2保护大气环境57
3.2.1空气质量指数和PM 2.558
3.2.2大气的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59
3.2.3大气污染的危害60
3.2.4大气污染的防治67
3.3土壤污染68
3.3.1土壤污染物的来源68
3.3.2污染物类型69
3.3.3污染物在土壤中的生物物理化学行为70
3.3.4土壤污染的防治72
思考题73
第4章化学与生命74
4.1物质的产生和生命起源中的化学76
4.1.1元素的产生76
4.1.2化合物的产生79
4.1.3生命分子的产生和生物的化学进化81
4.1.4氧气的产生与生命进化83
4.1.5手性起源的困惑85
4.1.6关于外星生命和外星文明85
4.2生命体系的化学组成86
4.2.1氨基酸86
4.2.2蛋白质89
4.2.3核苷酸和脱氧核苷酸91
4.2.4核酸——DNA 和RNA92
4.2.5糖类94
4.2.6维生素96
4.2.7脂肪和磷脂98
4.3一些生命活动的化学过程100
4.3.1氧气的输送100
4.3.2DNA的复制102
4.3.3蛋白质合成103
4.3.4聚合酶链反应103
趣味阅读104
思考题107
第5章水和水污染及其防治108
5.1水的基本物理性质108
5.1.1水的存在形态108
5.1.2水资源概况110
5.2水质的评价指标111
5.2.1浑浊度112
5.2.2电导率112
5.2.3pH112
5.2.4硬度113
5.2.5耗氧量113
5.2.6微生物学指标114
5.3水的净化115
5.3.1澄清与消毒116
5.3.2硬水的软化117
5.4水的污染119
5.4.1水体的自净能力119
5.4.2水体无机污染120
5.4.3水体有机物和生物污染121
5.4.4热污染123
5.5工业废水的处理124
5.5.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124
5.5.2治理工业废水的基本原则125
5.5.3废水的三级处理125
5.5.4废水处理方法125
趣味阅读129
思考题130
第6章化学与能源131
6.1能源的分类和能量的转化132
6.1.1能源的概念132
6.1.2能源的分类132
6.1.3能量产生和转化的化学原理134
6.2碳化学136
6.2.1单质碳136
6.2.2烃类——碳氢化合物137
6.2.3化学在煤、石油和天然气开发利用方面的贡献139
6.3核能144
6.4化学电源147
6.4.1一次电池147
6.4.2蓄电池149
6.4.3燃料电池151
6.5新能源的开发152
6.5.1太阳能152
6.5.2生物能154
思考题155
第7章化学与食品156
7.1谷物与淀粉156
7.2肉与蛋白质159
7.3水果、蔬菜与维生素161
7.3.1膳食纤维162
7.3.2维生素162
7.3.3矿物质与草酸165
7.4饮酒与健康166
7.5食品添加剂与食品质量安全168
7.5.1食品质量安全168
7.5.2食品添加剂169
思考题176
第8章化学与新型材料177
8.1信息功能材料177
8.1.1半导体材料Si和GaAs178
8.1.2敏感材料和敏感元件180
8.1.3光导纤维182
8.1.4记录材料183
8.2储能材料184
8.2.1储氢合金185
8.2.2储热材料186
8.3仿生材料187
8.3.1生物医用金属材料187
8.3.2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188
8.3.3生物陶瓷191
8.3.4生物医用复合材料192
8.4纳米材料与技术192
8.4.1纳米材料的特性193
8.4.2纳米材料的应用领域193
8.5超导材料与技术196
8.6军用新材料197
8.6.1军用结构材料197
8.6.2军用功能材料201
思考题202
第9章化学与武器203
9.1冷兵器中的化学205
9.1.1金属冶炼与金属武器205
9.1.2矛与盾——进攻与防御205
9.1.3冷兵器时代的“热武器”——火206
9.1.4毒药208
9.2热武器时代的化学210
9.2.1热武器的先驱——黑火药211
9.2.2现代炸药——单质炸药212
9.2.3现代炸药——混合炸药216
9.2.4枪炮发射药219
9.2.5火箭推进剂219
9.2.6烟火剂220
9.3化学武器222
9.3.1神经性毒剂223
9.3.2糜烂性毒剂223
9.3.3全身性毒剂224
9.3.4窒息性毒剂225
9.3.5刺激性毒剂225
9.3.6“人道”的毒剂——失能性毒剂226
9.3.7不针对人的化学武器——植物枯萎剂226
9.3.8化学武器的应用和防护226
9.4核武器与化学227
9.4.1原子弹与化学228
9.4.2氢弹与化学228
9.4.3不是核武器的核武器——贫铀弹230
趣味阅读231
思考题233
第10章化学与文艺234
10.1化学与文房234
10.1.1传统文房四宝235
10.1.2其他文房中的化学237
10.2化学与文物247
10.2.1文物鉴定的利器247
10.2.2文物——想说爱你不容易251
10.3化学与文学影视作品254
10.3.1化学与文学作品254
10.3.2化学与影视作品255
10.4化学与娱乐259
趣味阅读260
思考题264
参考文献265
《化学与社会(第二版)》:
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2014年世界卫生统计》指出,在全球范围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疾病的有效控制,人们普遍比以前活得更久、更健康。报告显示,在过去20年,全世界人类的平均预期寿命延长了6年。在中低收入国家,预期寿命延长的幅度要比高收入国家更大,为9年。促使人类寿命增长的原因是什么呢?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改善可能是其中最主要的两个原因,而这两者都与化学紧密相关。首先,化学研究给人类提供了预防、治疗和诊断各种疾病的有效方法和技术,以分析化学为基础的临床化验大大提高了疾病诊断的准确性,而涉及很多化学过程的X射线和核磁共振技术为尽早、准确地诊断疾病提供了依据;化学家发明了各种类型的化学药物,使过去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得到有效控制;化学合成的杀虫剂减少了虫源性疾病对人类的困扰。其次,化学知识帮助人们认识了食品的营养物质成分;基于分析化学方法和技术的食品分析和食品检验保证了食品的质量;化学家合成的各种食品色素、香精、甜味剂和营养增强剂大大提高了食品的利用价值;而食品防腐剂、抗氧化剂等化学品改变了食品的存储方式,延长了食品的存储时间。化学为人类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另一方面,人工合成药物和天然药物的滥用以及人类活动形成的有毒物质等进人人体后也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在这里我们必须避免陷入唯科学论的泥潭,认为化学(或自然科学)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也要避免陷入化学是万恶之源的反科学论,认为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人类疾病的产生和蔓延都是由化学带来的。
对于地球上已知的大约200万种生物来说,尽管其个体的大小、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各异,但生命活动都有共同的物质基础。这些物质主要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一般来说,每种生命体的组成元素都类似,除碳、氮等常规元素外的其他元素含量接近于海水中这些元素的含量。这一直被认为是生命起源于大海的证据,不过现在有观点认为生命更可能起源于海岸边上的滩涂之地。因为在滩涂之地温度较高,化合物的浓度容易在蒸发作用下提高,同时滩涂的黏土是优良的催化剂。这样小分子比在寒冷的大海中更容易缩合成大分子,进而形成膜覆盖的微小囊体。当这些囊体进化出具有新陈代谢和自我复制的功能时,生命就出现了。生命体选择什么样的元素和化合物为其组成也是长期进化的结果,即只有选择了这些物质的生命体才显示出对选择当时及后来环境的适应性。一个极端的例子就是今天我们和大多数生命都离不开的氧气。在原始生命出现时,地球上的原始大气中是没有这种物质的,至少含量很低,这些生命是通过厌氧发酵获得生命运转的能量。当大气的组成发生变化时,大量的氧气产生,这些氧气对原始生命是致命的“毒剂”。大部分原始生命被消灭,幸存者经过漫长的进化,出现了地球上今天这种状况,我们再也离不开氧气这种最初的“有毒”气体了。环境问题的本质也就是生命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赶不上环境变化的速度,即进化的速度落后于后者。第二个例子是关于钙,钙是人体必需的元素,而且含量相当高,是骨骼、牙齿的主要成分之一。但是人类对钙的适应性还不高,即进化的程度不高。如果人体钙过量会带来严重的健康问题,如白内障、结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