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纲》勾勒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文学史实、重要作家、重要文学流派、重要文学成就,编著者均为著名文学史家。与一般中国文学史详细叙说的写法不同,纲要旨在简明扼要地对文学史作系统概述,突出文学史上的重点现象,便于读者掌握,是中国文学史好的入门书。本书是四册中的第三册,为宋辽金元文学纲。
郜元宝所著的《鲁迅精读》选取鲁迅早期文言论文两篇,白话小说四篇,散文诗集一部,杂文数篇,旧体诗数首,以少总多,力求反映鲁迅不同时期各类体裁创作的实绩。左右牵合,上下挂搭,以鲁解鲁,显明作者文思的整体性。文本细读之内部研究与环境、传记之外部考察相结合,启发读者披文入情,知人论世,最终走向《鲁迅全集》。
《红楼梦精读》集中介绍和探讨有关《红楼梦》一书的种种迷魅。全书共九讲,分别就这部名的作者与成书、楔子与原型、评点与版本、命意与人物、结构与修辞、前八十回与续书等众多问题结合原加以聚焦谈论,力求在现有的研究语境中为以上问题寻绎出佳答案。作者用笔轻灵,运思缜密,行文立论颇予人清晰明敏、优游不迫的张力和气度,以近来解读《红楼》者横竖成说、剑走偏锋之怪现状而言,《红楼梦精读》鹤然独立的学术价值灼然可见。
《世说新语》作为生动体现魏晋思想文化特征的经典著述,历来深受读书人的珍爱。《世说新语精读》作者骆玉明多年执教《世说》课程,声誉卓著,而本书的写作则不仅凝聚了课堂教学的精华,亦充分考虑到普通爱好者阅读需要,在融通《世说》全书和广泛采纳前贤见解的基础上,本书设列十余个专题,考察魏晋时代的社会结构与政治变迁、思想演进、文人心态及艺术趣味等多方面情况,而于人物风流尤加措意。从中可以获得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路径和方法。对文本的精彩解读为本书显著特点,作者对史料的敏感和深刻的见识,给人以强烈印象。而将严谨
《武夷文学读本》为武夷学院校本化自编教材改编而成,主要分为武夷文学古代、现当代部分,包括武夷文学早期形态、昌盛、继续发展,民间文学、摩崖石刻、山水楹联等,凸显地方性、应用性,推动“传朱子理学 做武夷文章”顶层设计精神的落实,促进武夷地方文化的传播、传承,并为学生传授清晰的武夷地方文学史脉络的知识体系。
本丛书编委会由著名作家陈忠实担任名誉主任,著名学者张岂之担任主任,并由国内传统文化研究界的十数位著名学者方光华、尚永亮、张君安等担任编委。 本丛书在确立国学在现代理工科技教育的创新价值与价值的基础上,总结长期以来,尤其是学校近些年兴办国学相关联的研究平台、专业与学科、课堂教学与课外跟进的积极经验,探索一套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和推广价值,又效能充分的理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以系列课程体系及教材为载体,构建科学、系统、现代的理工院校国学教育教学体系与教材承载系统,并通过后设过程检视建立成熟的专业教育与
一个纯粹的教师触动心灵的文字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推荐南京师大附中特级教师吴非作序本书是南师大附中语文教师周春梅的教育随笔集。作者以阅读、思考、教书育人为乐,不断探索教育的本质;她的课朴素又富有激情,渗透了浓郁的人文情怀,深受学生喜欢。书中文章多为个人教学实践和故事,更是对教育教学和教师职业的深刻反思。大部分文章篇幅短小,一事一文,情透纸背,凝结教育智慧和人性之美,值得中小学教师品读。著名特级教师、杂文家吴非作序。
《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课系列教材:中国文学史(套装全4册)》的编写,力求吸收前此有关诸种教材之长,反映目前汉语言文学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突出教材的科学性、实用性;既可作为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科书,也可供自学者参考之用。 《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课系列教材:中国文学史(套装全4册)》编写的总要求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阐述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求观点比较正确稳妥,材料比较丰富翔实,叙述比较简明准确。但由于编著者能力所限,或未能达到预期目的,缺
本书选取28篇20世纪的重要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名篇,以先宏观再微观的框架结构,大致依作者时间顺序排列,配以“导读”,讲解该篇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学术价值,并列出“延伸阅读文献”,指导读者在选篇之外进行拓展性阅读。本书适合学习古代文论、古代文学的学生和相关研究者阅读使用。
平台介绍|荣誉资质|联系我们|出版社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