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是全国高等学校农林规划教材。 在大量吸收家畜环境科学新成果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系统介绍了家畜环境生理、家畜环境控制和改善、畜牧场环境保护以及畜牧场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术。全书共十章,内容包括绪论、家畜对环境因子作用的一般反应,热环境与家畜生产和健康,光照、海拔高度、气压和噪音环境与家畜生产和健康,空气有害物质和空气离子与家畜生产和健康,水环境与动物生产和健康,土壤环境与动物生产和健康、动物环境营养,畜牧场工艺设计,畜舍环境控制与管理,畜牧场环境保护,畜
本书融会了国内外土壤地理学的*研究成果,以土壤肥力和土壤生态环境功能为主线,系统地介绍了土壤地理学的基本理论、研究内容和工作方法。全书共分10章,第五章重点讲述土壤概念及其形态、土壤圈及其在地球表层系统中的作用,土壤地理学的对象。研究方法及其发展趋势;第2、3章,重点讲述土壤的物质组成及其诊断特性;第4、5、6章综合讲述土壤形成因素学说、土壤形成过程、土壤物质循环过程,世界主要土壤分类体系及其相互参照关系;第7、8章,叙述了主要土纲的特征及其地理分布,并介绍了土壤区划和土被结构;第9章,讲述了土
《动物医院临床技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考虑到社会需求对兽医教育水平要求的提高,而目前兽医临床课程内容设置与实际临床要求的差距,《动物医院临床技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教材,旨在加强兽医临床课程建设,满足社会对兽医临床教育内容的要求。《动物医院临床技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是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04-15)的研究成果。
本书共分11章,从统计分析入手,阐述了森林计测使用的工具与方法,单木测定、林分测算、森林调查技术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并增加了GPS等新知识。
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主要介绍了农业科学实验的特点、田间试验的设计与实施、田间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田间试验结果的总结与农业科技写作;下篇介绍了农业新技术推广基础、推广项目的选择与实施、农业新技术推广工作的程序和方法、推广项目的评价与验收等内容。
畜禽生产是通过家畜家禽养殖为人类提供生活与生产资料的产业,主要内容包括养猪、养禽、养牛、养羊、畜禽场创建与经营管理五部分。
农作学是以农作物持续增产、经济高效和生态安全为主要目标,研究建立合理农作制度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体系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本书共分为6章,在分析我国农业资源状况和农业生产现状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农田种植制度、农田养地制度、农田防护制度、农作经营制度和区域农作制度等农作制度的基本理论和生产技术体系,有助于读者掌握组织农业生产、制定合理农作制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具备研究和解决农业结构调整、农田高效种植、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问题的能力。
本书由我国华南地区11所高等院校长期从事植物病理学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专家共同编写和修订。全书共18章,包括水稻、玉米、薯类、花生、甘蔗、烟草和桑树病害6章(第一至六章),热带、亚热带果树病害6章(第七至十二章),葡萄及其他落叶果树病害2章(第十三和十四章),蔬菜病害4章(第十五至十八章)。本书对各类作物病害的症状、病原、病害循环、发病条件和防控措施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描述。本书区域特色鲜明,内容丰富,根据我国华南地区作物种植结构调整的生产实际,立足热带和亚热带特色作物,涵盖甘蔗、橡胶树、咖啡树等经济作
平台介绍|荣誉资质|联系我们|出版社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