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
点击返回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图法 【 Q 生物科学】 分类索引
-
-
- 古菌海洋学实验
- 郭静,张传伦 编著/2024-10-1/北京大学出版社
古菌,是海洋微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和细菌、真核生物一起构成了生物的三域系统,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非常陌生。本书第一部分,是利用嗜盐古菌作为主要材料,设计一些相对简单的实验内容,让学生掌握古菌实验的基本技术:无菌操作技术,微生物分类培养技术,古菌生长曲线测定,海洋样品的采集和DNA提取等。第二部是综合性实验,内容包括海水和沉积物海洋古菌的定量—荧光显微镜计数法(吖啶橙、Subgreen、DAPI等),流式检测法,荧光定量PCR,荧光原位杂交实验(FISH)等,特别注重分子生物学的结合。第三部
-
定价:¥48 ISBN:9787301357132
-
- 药用植物识别技术(含工作手册)(张小年 )
- 张小年 主编/2024-10-1/化学工业出版社
《药用植物识别技术》分为绪论和七个项目。绪论,介绍课程学习意义、学科研究发展概况及学习方法;项目一为药用植物识别基础,介绍植物显微识别基本操作技能;项目二为植物分类基础知识,介绍植物分类、命名基本方法及植物检索表使用等;项目三为药用植物的细胞及组织,介绍植物细胞的组成及组织的类型与功能;项目四为药用植物器官的识别,介绍根、茎、叶等植物器官的外部形态及内部构造特点;项目五为常见低等药用植物分类及识别,项目六为常见高等药用植物分类及识别,分别介绍低等植物、高等植物中各科的主要特征及代表药用植物的识别
-
定价:¥64 ISBN:9787122438423
-
- 药用植物识别技术(第三版)
- 欧阳蒲月、莫小路、曾庆钱 主编/2024-10-1/化学工业出版社
《药用植物识别技术》(第三版)的内容包括绪论、三个知识性模块和显微实验指导。模块一(第一章)为植物识别基础,介绍植物根、茎、叶等器官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特点。模块二(第二至第九章)为药用植物分类及识别,其中第二章介绍植物分类知识;第三至第八章分别介绍藻类、菌类、地衣、苔藓、蕨类和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药用植物;第九章重点介绍被子植物中,药用植物分布的各科主要特征和代表药用植物的识别方法,结合南方常见药用植物,详细地描述每种药用植物的突出特征、分布、生境、入药部位及功效。模块三(第十章)为药用植物资
-
定价:¥65 ISBN:9787122460769
-
- 昆虫病毒学
- 胡志红,杨凯主编/2024-10-1/科学出版社
本书是教育部战略性新兴领域“病毒学”新型系列教材中的一本。全书共分为10个章节,前6章为基础理论,分别介绍了昆虫病毒学导论、昆虫病毒的分类、杆状病毒的分子生物学,并从昆虫免疫、病理、代谢、发育及行为等方面阐述了病毒与昆虫的互作;后4章着重于应用,分别介绍了家蚕及蜜蜂等有益昆虫的病毒病防控、病毒类生物农药及昆虫病毒表达系统等方面的应用。本书适用于农林院校、综合性大学等高等学校的本科生及研究生学习,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研究人员的参考书。
-
定价:¥79 ISBN:9787030794888
-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陈阳建,范三微/2024-9-19/浙江大学出版社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主要是从微观即分子的角度来研究生物现象,在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的本质,研究生物体的分子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与调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进展最迅速、最具活力的前沿领域。全书共有20章,在原版教材的基础上增加了DNA的生物合成,RNA的生物合成,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基因表达的调控,组学,重组DNA技术、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基因诊断、基因治疗与基因检测等内容,促进了基础知识与医学、药学的融合。
-
定价:¥78 ISBN:9787308249355
-
- 放射生态学
- 张丰收,丁库克,陈晓明主编/2024-9-1/科学出版社
本书针对放射生态学学科特点进行教材的规划,以基础知识的介绍为主,着重引入国内外最新的一些概念和研究进展。特别是增加了一些典型场景如: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福岛核事故等的核污染生态效应分析。本书前三章为射线和核素的基础知识介绍。后五章分别介绍放射性核素在环境中的行为特性、核素的生态转移、放射性核素的生物学效应、放射生态监测与影响评价、放射生态修复技术及其应用。按照国家规划,未来我国将大力发展核电清洁能源,发展后处理技术等。研究这些核素在生物体中的迁移规律,及清除这些放射性核素,对公众安全尤为
-
定价:¥128 ISBN:9787030793430
-
- 生物分析与传感实验
- 陈扬,姜晖/2024-9-1/科学出版社
本教材分为7章,共含有33个基础性实验。第1章介绍分析化学基本知识和操作;第2至7章分别为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法、荧光光谱分析法、化学发光分析法、酶分析法和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和新分析方法。每种分析方法中简述了基本原理,并包含了数个典型、常用的实验,实验内容涉及化学、医学、生物、食品领域的实际应用,注重专业和实验能力的训练。新分析方法一章编写了一些近年来新出现的分析方法和技术的基础实验。
-
定价:¥39.8 ISBN:9787030794512
-
- 医学病毒学
- 彭宜红,谢幼华,陈利玉/2024-9-1/科学出版社
本教材属于“病毒学高等教育系列教材”之一,教材包括绪论及两篇19章。绪论主要介绍病毒的概念及其与人类的关系,以及病毒学发展简史。第一篇专注于医学病毒学基础,主要涵盖了医学病毒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测及防治原则中的共性及规律性内容,体现学科内及学科间知识内容的共性与特性、整合与交叉等内在逻辑。第二篇专注于致病性病毒,介绍了包括呼吸道病毒、肠道病毒、急性胃肠炎病毒、肝炎病毒、出血热病毒、虫媒病毒、逆转录病毒、狂犬病病毒、疱疹病毒、人乳头瘤病毒、痘病毒、细小病毒和朊粒在内的各类病毒或
-
定价:¥69.8 ISBN:9787030793751
-
- 医学病毒学实验
- 谢幼华,彭宜红,陈利玉/2024-9-1/科学出版社
《医学病毒学实验》为《医学病毒学》的配套实验教材,全书除绪论外分为两篇:绪论主要介绍医学病毒学实验技术的发展历程;第一篇介绍实验室生物安全规范和医学病毒学实验中经常使用的实验技术;第二篇针对单一主题或单一病毒,通过案例将相关的主要实验整合在一起,包括消毒方法,以及流行性感冒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轮状病毒、人乳头瘤病毒、汉坦病毒和新发病毒性传染病病原的检测及研究方法。
-
定价:¥39.8 ISBN:9787030795175
|